了解世界歷史的人應該知道,18世紀80年代至19世紀90年代,美國歷史上爆發了一場持續了近100年的大規模群眾遷移運動,被稱為「西進運動」。這個運動是美國發展歷史上,美利堅政府為開發西部地區,而採取的轉移勞動力的舉措。雖然「西進運動」解決了美國發展史上東西發展不平衡、勞動力不均衡的問題,在整個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但這個運動也造成西部地區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被迫背井離鄉,往更遠的西部遷移,形成歷史上著名的「血與淚」交織的西進運動。我國歷史上,也有過類似的向西遷移勞動力的運動,即「湖廣填四川」,只是與美國的「西進運動」兩者不可相提並論。只是在某些歷史事實上,兩者是有相通之處的。
「湖廣填四川」是發生在明清時期的從湖廣到四川的大規模移民潮。其中,從清康熙十年(1671年) 大規模遷移開始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 為止的移民運動堪稱規模最大,前後歷時105年之久。「湖廣填四川」,裡面的「湖廣」,是指今湖北、湖南兩地。元朝設置湖廣行中書省,包括今湖南省全境及湖北、廣東、廣西的部分地方。明清兩朝雖已分省,但因相沿成習,所以仍稱湖北、湖南兩省為「 湖廣」 。現代的四川人中有很多祖籍在湖北、湖南正是由此而來的。民國時期的《巴縣誌》中記載,自從晚明張獻忠「屠蜀」以後,四川當地人為之一空,外來移民中十個里有九個是湖廣人。《資州志·雜編》記載:「本境分五省人:一本省,二楚省,三粵省,四閩省,五贛省。」陶澍在《蜀輶日記》中說:「 今則楚人半,而吳粵之人亦居其半」。這裡提到的晚明張獻忠「屠蜀」,說的正是歷史上張獻忠五次人川,與南明軍長期抗清的這段歷史。即明熹宗天啟元年( 1621)崇明之亂起到康熙十年(1681)二藩之亂芟平,這六十年間,川蜀地區戰亂頻仍,廝殺、屠戮、踐踏、蹂躪連綿不斷,成為戰亂蔓延之區。
戰亂之後,川蜀地區遍地橫屍,耕地荒蕪,放眼望去,千里之內,幾乎沒有人煙,簡直稱得上「人間地獄」。六十年戰亂,帶來的是川蜀地區及其周邊地區人口銳減,尤其是四川(包括重慶)、雲南、廣西、貴州等省市,壯丁幾乎都戰死沙場,留下的基本是老弱婦孺。據不完全統計,川滇桂黔四省人丁在全國丁口總數中由萬曆六年(1578)的百分之十降到康熙二十四年( 1685)的百分之一點六,僅四川一省就由明末六十八萬餘壯丁減少到清初的一萬八千五百丁,嘉慶《四川通志》追敘當時情景,嘆為「蜀省有可耕之田,而無耕田之民」。如果把這些直觀的描述換算作統計數字.那麼,康熙二十四年(1685)時,西南四省的人口密度是東南八省(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的三十四分之一,是華北六省(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的二十四分之一。
勞動力的急劇減少,給當地社會生產帶來的不僅僅是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的急劇下滑,還會讓社會發展水平倒退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真正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而且戰後傳染性疾病流行,醫療條件缺乏,根本看不起病,甚至因為各項生產已經停頓,人們已經沒有糧食充饑,基本生存已經構成威脅。與此形成反差的是,全國人口在不斷上升,說明其他未受戰亂影響的省區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如湖南、湖北、廣東等地。這些臨近的省區,由於人口的急劇升高,可耕地開發有限,人地矛盾越來越突出。為了尋求生存空間,這些省區的人口被迫往外遷移,尤其戰亂平息之後的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成為了這些被迫背井離鄉的移民的重要遷移方向。從康熙三十六年(1697)到康熙五十年(1713),僅湖南零陵一縣,就有十餘萬人移民進入四川盆地,至維正九年(1727), 一年當中就有「不下數萬戶」的楚粵移民逃荒人川。
外來人口不斷增加,直接給當地生產帶來了新的血液,很多荒蕪的土地重新被開荒,各項生產逐步恢復,四川盆地甚至已經無餘田可耕。在貴州,時人記敘道光年間由湖南人黔的移民流說:「一路扶老攜幼,肩挑背負者,不絕於道」。在廣西,則有過「乾隆以來,東省潮嘉氓庶邪氣包子,寄託我疆,布滿原野」的記載。四川盆地後來發展成為全國的糧倉,與歷史上的開發也不無關係。這類移民對開發我國西南邊疆發揮了重要意義,在歷史研究上已經獲得學界肯定。雖然中國歷史上的這個「西遷運動」,雖然沒有美國歷史上「西進運動」聞名於世,但對我國歷史發展進程而言,其重要性無可替代。參考文獻:《百年嬗變》
明清時期的移民運動:「湖廣填四川」的血與淚及邊疆開發
了解世界歷史的人應該知道,18世紀80年代至19世紀90年代,美國歷史上爆發了一場持續了近100年的大規模群眾遷移運動,被稱為「西進運動」。這個運動是美國發展歷史上,美利堅政府為開發西部地區,而採取的轉移勞動力的舉措。雖然「西進運動」解決了美國發展史上東西發展不平衡、勞動力不均衡的問題,在整個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但這個運動也造成西部地區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被迫背井離鄉,往更遠的西部遷移,形成歷史上著名的「血與淚」交織的西進運動。我國歷史上,也有過類似的向西遷移勞動力的運動,即「湖廣填四川」,只是與美國的「西進運動」兩者不可相提並論。只是在某些歷史事實上,兩者是有相通之處的。
「湖廣填四川」是發生在明清時期的從湖廣到四川的大規模移民潮。其中,從清康熙十年(1671年) 大規模遷移開始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 為止的移民運動堪稱規模最大,前後歷時105年之久。「湖廣填四川」,裡面的「湖廣」,是指今湖北、湖南兩地。元朝設置湖廣行中書省,包括今湖南省全境及湖北、廣東、廣西的部分地方。明清兩朝雖已分省,但因相沿成習,所以仍稱湖北、湖南兩省為「 湖廣」 。現代的四川人中有很多祖籍在湖北、湖南正是由此而來的。民國時期的《巴縣誌》中記載,自從晚明張獻忠「屠蜀」以後,四川當地人為之一空,外來移民中十個里有九個是湖廣人。《資州志·雜編》記載:「本境分五省人:一本省,二楚省,三粵省,四閩省,五贛省。」陶澍在《蜀輶日記》中說:「 今則楚人半,而吳粵之人亦居其半」。這裡提到的晚明張獻忠「屠蜀」,說的正是歷史上張獻忠五次人川,與南明軍長期抗清的這段歷史。即明熹宗天啟元年( 1621)崇明之亂起到康熙十年(1681)二藩之亂芟平,這六十年間,川蜀地區戰亂頻仍,廝殺、屠戮、踐踏、蹂躪連綿不斷,成為戰亂蔓延之區。
戰亂之後,川蜀地區遍地橫屍,耕地荒蕪,放眼望去,千里之內,幾乎沒有人煙,簡直稱得上「人間地獄」。六十年戰亂,帶來的是川蜀地區及其周邊地區人口銳減,尤其是四川(包括重慶)、雲南、廣西、貴州等省市,壯丁幾乎都戰死沙場,留下的基本是老弱婦孺。據不完全統計,川滇桂黔四省人丁在全國丁口總數中由萬曆六年(1578)的百分之十降到康熙二十四年( 1685)的百分之一點六,僅四川一省就由明末六十八萬餘壯丁減少到清初的一萬八千五百丁,嘉慶《四川通志》追敘當時情景,嘆為「蜀省有可耕之田,而無耕田之民」。如果把這些直觀的描述換算作統計數字.那麼,康熙二十四年(1685)時,西南四省的人口密度是東南八省(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的三十四分之一,是華北六省(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的二十四分之一。
勞動力的急劇減少,給當地社會生產帶來的不僅僅是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的急劇下滑,還會讓社會發展水平倒退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真正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而且戰後傳染性疾病流行,醫療條件缺乏,根本看不起病,甚至因為各項生產已經停頓,人們已經沒有糧食充饑,基本生存已經構成威脅。與此形成反差的是,全國人口在不斷上升,說明其他未受戰亂影響的省區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如湖南、湖北、廣東等地。這些臨近的省區,由於人口的急劇升高,可耕地開發有限,人地矛盾越來越突出。為了尋求生存空間,這些省區的人口被迫往外遷移,尤其戰亂平息之後的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成為了這些被迫背井離鄉的移民的重要遷移方向。從康熙三十六年(1697)到康熙五十年(1713),僅湖南零陵一縣,就有十餘萬人移民進入四川盆地,至維正九年(1727), 一年當中就有「不下數萬戶」的楚粵移民逃荒人川。
外來人口不斷增加,直接給當地生產帶來了新的血液,很多荒蕪的土地重新被開荒,各項生產逐步恢復,四川盆地甚至已經無餘田可耕。在貴州,時人記敘道光年間由湖南人黔的移民流說:「一路扶老攜幼,肩挑背負者,不絕於道」。在廣西,則有過「乾隆以來,東省潮嘉氓庶邪氣包子,寄託我疆,布滿原野」的記載。四川盆地後來發展成為全國的糧倉,與歷史上的開發也不無關係。這類移民對開發我國西南邊疆發揮了重要意義,在歷史研究上已經獲得學界肯定。雖然中國歷史上的這個「西遷運動」,雖然沒有美國歷史上「西進運動」聞名於世,但對我國歷史發展進程而言,其重要性無可替代。
參考文獻:《百年嬗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