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網友上傳的一段父女對話視頻迅速走紅網路。視頻中,父親問女兒,如果女兒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她會怎麼辦?女兒卻條理清晰地跟爸爸說:「沒得到東西就算了,越哭越會把事情搞得越糟糕。」
爸爸:嘿嘿,聰明哈!
視頻的主角是一名叫王果兒的小朋友,果兒爸爸為她開通的賬號里記錄的都是王果兒小朋友的日常,時而搞怪,時而甜心,引得不少網友驚呼:要是有她一半聰明,小時候就不會挨那麼多打了。
這裡的「聰明」,其實指的不是智力,而是她非常高的情商。能體會家長的感受,並且做出反應,這是多少家長羨慕的小棉襖啊!
那麼,到底要怎樣提高孩子的(以及自己的)情商呢?
事實上,孩子的情商能力不會是生來就有的,所以,他需要成人的示範和引導。01認識情緒和情感
從孩子能夠聽得懂人話開始,就應該開始用語言描述,他的、以及環境中其他人的,各種各樣的情緒和情感,以幫助他學會理解和識別不同的情緒和情感。
例如:
開心、高興、難過、失落、悲傷、生氣、尷尬、害怕、驚慌、恐懼,友好、厭煩、趨近、退縮、討好、排斥、憤怒、平靜等等。
認識這些情緒和感情,是掌握情緒的基礎。懂得的前提是知道,如果孩子對於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和情感一頭霧水,他是絕對不可能有一個高情商的。2讓孩子知道「你」、「我」、「他」的區別
有一次我帶我家熊孩子一起去聽一個課程。
課上熊孩子很喜歡老師,想要送橘子給老師吃,可是這熊孩子卻把一袋橘子里最小的幾個橘子拿出來準備送給老師。
可能很多家長面對這種情況,馬上就會去批評孩子做得不對,甚至是指責孩子自私。
可是,他們卻沒有想過,自己的是非對錯觀念是生活了這二三四十年才積累起來的,怎麼能夠要求一個三歲的孩子和自己擁有同樣的是非觀呢?
這種父母其實就是低情商的父母,因為她不知道自己和孩子的區別。
而我是這麼做的:
我問熊孩子:如果有人送橘子給你,你希望收到大橘子還是小橘子?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大橘子!
我:對啊,你看,你希望收到大橘子。那你覺得老師希望收到大橘子還是小橘子呢?
他想了想,回答道:大橘子!
我:那如果人家把小橘子送給你,你開心嗎?
熊孩子:不開心!
我:那你覺得老師收到你給他的小橘子會開心嗎?
熊孩子若有所思地搖了搖頭:不開心!
我:那你是希望老師開心呢還是希望老師不開心?
熊孩子:我希望老師開心!
我:那你覺得應該送給老師大橘子還是小橘子?
熊孩子:大橘子!
最後,熊孩子開開心心地挑了袋子里最大的三個橘子拿去送給老師,把老師哄得眉開眼笑。
這些年我們一直堅持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解釋一個事件衝突的時候,儘可能全面地去描述站在不同立場、不同角度的人的想法、感受和期待,讓孩子從小就認知到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感受和期待。
這其實就是一種「去自我中心化」的思維訓練。
這就像是皮亞傑的三山實驗:
讓孩子從四個面觀察桌子上的三座山之後,讓孩子描述坐在對面的洋娃娃看到了什麼。而許多孩子會回答洋娃娃和自己看到的是一樣的。
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區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更沒有體會他人視角、情感的能力。3切忌太過嬌寵
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直都只需要考慮自己,不需要考慮他人的話,他是無法看到「自我」以外的世界的。
只看得到自己眼前的那點東西,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無法客觀地看待世界,自然而然地,他就會成為一個不討人喜歡的低情商者。
比如說我們在動車、高鐵上碰到的那些大吵大鬧的熊孩子,就是非常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低情商者:只管自己開心,不顧他人死活。到頭來落得個人見人厭、被人狠狠修理的下場。4耐心地示範
很多家長在面對與孩子的溝通衝突時,總是為了省事兒而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或者是嚴厲地禁止甚至打罵;或者是謊話連篇地哄騙,許一些不會兌現的承諾,或者編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謊言。
不得不說,這樣做的確可以立竿見影,但這樣的方式無異於是飲鴆止渴。
首先,這扭曲了孩子的認知。若一開始構建孩子認知世界的都是虛假或錯誤的信息,這就相當於是建房子的時候把地基打歪了,後面這房子要是出問題了就得從地基開始修理~
其次,家長怎麼應對情緒衝突,孩子就會學會怎麼應對情緒衝突。家長簡單粗暴地胡搞一氣,孩子以後一樣會簡單粗暴地胡搞。
人類有兩個大腦:一個是反應快的、衝動的、容易犯錯的情緒大腦,一個是反應慢的、理性的邏輯分析大腦。
很多人的行為出錯或闖下大禍,都是因為僅憑著本能衝動去行事。
事實上,包括我上面舉的那些例子,那都是我從孩子出生開始到現在,每天每天都堅持在做的事情。
比起簡單的呵斥或者哄騙,每件事都去耐心地解釋的確是很費工夫,每天每天地堅持也並不容易。
可是,我很清楚,我若是沒有耐心,我的孩子就一定會變得沒有耐心;我若做事全憑本能衝動,那麼孩子也會被本能衝動的情緒所控制。
所以,「耐心」是我為人父母必須具備的品質。5保持學習
「情商低」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是認知能力的不足。
包括我自己,其實曾經也是一個典型的「自以為是」的低情商者。但後來讀了個心理學碩士之後,情商就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這不過是因為我認知世界的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已。
所以,要認知世界,首先就要了解世界。
不論是兒童的,還是成人的情商,其實都是可以訓練、培養並且提高的。
這其中的前提就是,多學習,多讀書,多提高,別偷懶,遇事冷靜多動腦。
最後我想說,情商的提高,包括孩子的培養,都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這需要花十年二十年,堅持不懈地學習,運用,思考,反省,再學習,再運用,再思考,再反省。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耐心。
天下事都這樣,欲速則不達。
「家庭教育」父女搞笑對話走紅網路,如何正確提升孩子情商
貴陽網友上傳的一段父女對話視頻迅速走紅網路。視頻中,父親問女兒,如果女兒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她會怎麼辦?女兒卻條理清晰地跟爸爸說:「沒得到東西就算了,越哭越會把事情搞得越糟糕。」
爸爸:嘿嘿,聰明哈!
視頻的主角是一名叫王果兒的小朋友,果兒爸爸為她開通的賬號里記錄的都是王果兒小朋友的日常,時而搞怪,時而甜心,引得不少網友驚呼:要是有她一半聰明,小時候就不會挨那麼多打了。
這裡的「聰明」,其實指的不是智力,而是她非常高的情商。能體會家長的感受,並且做出反應,這是多少家長羨慕的小棉襖啊!
那麼,到底要怎樣提高孩子的(以及自己的)情商呢?
事實上,孩子的情商能力不會是生來就有的,所以,他需要成人的示範和引導。
01
認識情緒和情感
從孩子能夠聽得懂人話開始,就應該開始用語言描述,他的、以及環境中其他人的,各種各樣的情緒和情感,以幫助他學會理解和識別不同的情緒和情感。
例如:
開心、高興、難過、失落、悲傷、生氣、尷尬、害怕、驚慌、恐懼,友好、厭煩、趨近、退縮、討好、排斥、憤怒、平靜等等。
認識這些情緒和感情,是掌握情緒的基礎。懂得的前提是知道,如果孩子對於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和情感一頭霧水,他是絕對不可能有一個高情商的。
2
讓孩子知道「你」、「我」、「他」的區別
有一次我帶我家熊孩子一起去聽一個課程。
課上熊孩子很喜歡老師,想要送橘子給老師吃,可是這熊孩子卻把一袋橘子里最小的幾個橘子拿出來準備送給老師。
可能很多家長面對這種情況,馬上就會去批評孩子做得不對,甚至是指責孩子自私。
可是,他們卻沒有想過,自己的是非對錯觀念是生活了這二三四十年才積累起來的,怎麼能夠要求一個三歲的孩子和自己擁有同樣的是非觀呢?
這種父母其實就是低情商的父母,因為她不知道自己和孩子的區別。
而我是這麼做的:
我問熊孩子:如果有人送橘子給你,你希望收到大橘子還是小橘子?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大橘子!
我:對啊,你看,你希望收到大橘子。那你覺得老師希望收到大橘子還是小橘子呢?
他想了想,回答道:大橘子!
我:那如果人家把小橘子送給你,你開心嗎?
熊孩子:不開心!
我:那你覺得老師收到你給他的小橘子會開心嗎?
熊孩子若有所思地搖了搖頭:不開心!
我:那你是希望老師開心呢還是希望老師不開心?
熊孩子:我希望老師開心!
我:那你覺得應該送給老師大橘子還是小橘子?
熊孩子:大橘子!
最後,熊孩子開開心心地挑了袋子里最大的三個橘子拿去送給老師,把老師哄得眉開眼笑。
這些年我們一直堅持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解釋一個事件衝突的時候,儘可能全面地去描述站在不同立場、不同角度的人的想法、感受和期待,讓孩子從小就認知到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感受和期待。
這其實就是一種「去自我中心化」的思維訓練。
這就像是皮亞傑的三山實驗:
讓孩子從四個面觀察桌子上的三座山之後,讓孩子描述坐在對面的洋娃娃看到了什麼。而許多孩子會回答洋娃娃和自己看到的是一樣的。
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區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更沒有體會他人視角、情感的能力。
3
切忌太過嬌寵
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直都只需要考慮自己,不需要考慮他人的話,他是無法看到「自我」以外的世界的。
只看得到自己眼前的那點東西,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無法客觀地看待世界,自然而然地,他就會成為一個不討人喜歡的低情商者。
比如說我們在動車、高鐵上碰到的那些大吵大鬧的熊孩子,就是非常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低情商者:只管自己開心,不顧他人死活。到頭來落得個人見人厭、被人狠狠修理的下場。
4
耐心地示範
很多家長在面對與孩子的溝通衝突時,總是為了省事兒而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或者是嚴厲地禁止甚至打罵;或者是謊話連篇地哄騙,許一些不會兌現的承諾,或者編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謊言。
不得不說,這樣做的確可以立竿見影,但這樣的方式無異於是飲鴆止渴。
首先,這扭曲了孩子的認知。若一開始構建孩子認知世界的都是虛假或錯誤的信息,這就相當於是建房子的時候把地基打歪了,後面這房子要是出問題了就得從地基開始修理~
其次,家長怎麼應對情緒衝突,孩子就會學會怎麼應對情緒衝突。家長簡單粗暴地胡搞一氣,孩子以後一樣會簡單粗暴地胡搞。
人類有兩個大腦:一個是反應快的、衝動的、容易犯錯的情緒大腦,一個是反應慢的、理性的邏輯分析大腦。
很多人的行為出錯或闖下大禍,都是因為僅憑著本能衝動去行事。
事實上,包括我上面舉的那些例子,那都是我從孩子出生開始到現在,每天每天都堅持在做的事情。
比起簡單的呵斥或者哄騙,每件事都去耐心地解釋的確是很費工夫,每天每天地堅持也並不容易。
可是,我很清楚,我若是沒有耐心,我的孩子就一定會變得沒有耐心;我若做事全憑本能衝動,那麼孩子也會被本能衝動的情緒所控制。
所以,「耐心」是我為人父母必須具備的品質。
5
保持學習
「情商低」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是認知能力的不足。
包括我自己,其實曾經也是一個典型的「自以為是」的低情商者。但後來讀了個心理學碩士之後,情商就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這不過是因為我認知世界的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已。
所以,要認知世界,首先就要了解世界。
不論是兒童的,還是成人的情商,其實都是可以訓練、培養並且提高的。
這其中的前提就是,多學習,多讀書,多提高,別偷懶,遇事冷靜多動腦。
最後我想說,情商的提高,包括孩子的培養,都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這需要花十年二十年,堅持不懈地學習,運用,思考,反省,再學習,再運用,再思考,再反省。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耐心。
天下事都這樣,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