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有個視頻很火:一7歲女孩背著1歲的弟弟、拎著50斤的行李箱乘火車,經過30+小時的站票之後,她對著鏡頭露出了微笑,很多人祝福道:這麼獨立能幹的女孩子,將來一定會過得很幸福!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很多父母看來,孩子刻苦學習+主動分擔家務,真是乖巧懂事,但對於孩子來說,這只是不得已而為之,他們也有小想法、小目標,只是學會了不表達。
因為父母早出晚歸、背井離鄉的拚命勞動,所賺的錢才勉強夠開支,孩子自然不敢期望太多,不敢讓父母買玩具、買新衣服,甚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也是能省則省。
伊朗電影《小鞋子》圍繞一雙鞋子,揭露了貧困家庭的心酸無奈:哥哥阿里弄丟了妹妹的一雙修理多次的小皮鞋,不敢讓父母買新的,只能輪流穿著唯一的鞋子去上學。豆瓣
這部電影是伊朗首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作品,成為豆瓣電影排行榜的71/250,評分9.2分,雖然是1997年的電影,但在我們現在來看,依然感觸良多。01 阿里和父親:勇敢與怯弱的行為差異背後,是學校教育發揮了作用阿里父親得到鄰居贈送的一套工具,決定試試園丁的工作。頂著烈日,在數小時的跋涉之後,他們終於來到了別墅區,按下門鈴,別墅的主人問他要幹啥,父親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還被園子里的狗嚇得倉皇而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阿里淡定自若地說明了來意:我們是園丁,負責噴樹、修剪草坪和樹枝。
父親稱讚兒子的表達能力,兒子為父親抓取了一次賺錢的機會。
在關鍵時刻,人到中年的父親,表現得還不如9歲的兒子,這算不算是一種悲哀?
父親沒受過教育,從小就幫父母做家務,靠做體力活謀生,工作能力也沒得到提升,沒見過什麼世面,一輩子只能在社會底層翻滾鬧騰。
阿里只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的表現與父親竟有了天壤之別,這充分體現了教育的重要性。電影中,阿里的父母都沒有多高的文化水平、沒有很廣的視野,因此主要是學校教育的作用。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本傑明·布魯姆,把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劃分為6個階段: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
通過學校的教育,學生需要記住、理解老師傳授的知識,然後運用到生活中,更深層次的,他們還會參透其中的邏輯,來分析和評價解決方法的好壞。
所以學校的作用,不僅在於讓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拿到學位,還在於提升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自我提升、獲得幸福。成年後的阿里肯定比父親過得更好。
可能有人會認為,能力或者智力主要受遺傳的控制,後天的影響不大。
但近幾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只有20%~40%受到基因的影響,而60%~80%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其中,後天環境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經驗閱歷(對於普通、貧困家庭來說,學校教育就是主要的信息來源),再加上大腦具有結構可塑性和功能可塑性,因此後天環境的影響更大。
大腦的結構可塑性指的是:1.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可以被強化,表現為記得牢固。2.增加新的神經連接,增加記憶的內容,表現為懂得更多。
大腦的功能可塑性指的是:當大腦中負責某一功能的腦區受到損傷時,臨近的腦區可以頂替它的職責,比如失去右手的人,可以通過訓練,讓左手和右手一樣流暢書寫。
因此,在提升智力方面,學校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
可是,現在仍有不少人堅信讀書無用論,因為讀書沒有讓他們擺脫底層人的身份,沒有成為富豪、掌握大權,所以早早地放棄了學習,十七八歲進入職校,一兩年後就開始工作,他們以為工作的時間越早,經驗越多,賺的錢也越多。
而實際上,財富不僅跟賺錢的時長有關,更重要的是單位時間的付出所帶來的回報。沒有學歷、沒有稀缺技能、沒有強大的思維能力的人,雖然工作的時間被拉長,但是廉價勞動的成分較多,工資並沒有什麼上漲的空間,只能勉強為生。而那些有學歷、有見識、思維能力又突出的人,他們賺錢的時間雖然短一點,但是單位時間的收入可能高得嚇人。
賺錢,或者說成功的關鍵,在於你能為社會創造多少價值。高等教育不僅讓人獲得專業的技能,也開拓了眼界,啟發了思維,因此高學歷、寬視野的人能解決複雜的問題,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當然收入高。
上學、接受更多的教育,雖然不能保證你升官發財,但是它會幫助你提高生活寬裕的概率。教育和前途不是因果關係,而是高度的相關關係。
正如愛迪生所言:「教育之於靈魂,猶如雕刻之於大理石。」
大理石需要精雕細琢,靈魂當然也需要精心灌溉。02 阿里和艾利:窮養和富養的產物,註定會有不一樣的命運在父親整理花園時,阿里和主人家的小孩玩的特別開心,這個時刻應該是他最舒坦、最自由的時候了:有小夥伴、有免費的玩具,父親也有收入,他笑得很真誠。
小孩名叫艾利,出生在富裕家庭,從來不擔心房租能不能及時交,不用害怕家人情緒的陰晴不定,更不用擔心生活用品的匱乏。他想要什麼,只要說一聲,家人能立即滿足。
而阿里的處境很艱難:
因為弄丟了一雙鞋子,兄妹倆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不敢告訴父母,因為他們買不起,還會被打一頓;妹妹放學後拚命地跑回家,阿里常常遲到,被教導主任批評;阿里為了獲得一雙新鞋子,哭著懇求老師允許參賽;為了季軍,阿里拼盡全力往前跑,腳上都是水泡也毫不在乎。
艾利不會明白為什麼阿里要默默承擔一切,而阿里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心無旁騖地學習和生活」。
斯坦福心理學家曾做過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統計的結果是:那些懂得抵制誘惑,擁有強大的自控能力的人,在之後的學業、身體健康、工作上都有更好的表現。
所以很多自媒體、育兒專家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提倡父母們要提升孩子的自控力,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感,比如做好作業才能睡覺、先做好家務才能吃飯、得第1名才能買玩具。
這種觀念乍一聽很有道理,實際上是沒有看到本質。羅徹斯特大學教授Celeste Kidd把這個實驗改造了一下,才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首先這些學生分為A、B兩組,實驗者先告訴B組學生「等一下再畫,我去取新的蠟筆」,過了一會兒告訴他們「很抱歉,沒有新的蠟筆了,只能用舊的」。而A組的學生,順利地得到了新的蠟筆。
第2輪,把蠟筆換成貼紙,同樣是B組沒有得到新貼紙,而A組能得到。
第3輪,再進行棉花糖實驗,檢測多少人能抵擋誘惑。
結果發現,獲得了新蠟筆和貼紙的A組學生的表現,比B組的學生要好很多。
實驗得出來的結論是,那些能獲得及時滿足的孩子,會有更好的表現,而那些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孩子,他們會浪費一部分精力去思考為什麼新蠟筆和新貼紙沒有了、還會消耗心理資源產生負面情緒,所以表現更差。
對於富人和窮人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富人家的孩子因為從小見慣了各種山珍海味,玩過了稀奇昂貴的玩具,也得到了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所以他們在面對誘惑時,根本不需要自控,這些事物的吸引力很小,他們會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複雜的工作和學習。
而窮人因為從小沒有得到豐富的物質滿足,長大後一旦遇到誘惑,例如空閑時間、美食、金錢,這時又沒有父母的嚴厲看守,他們就會掙脫束縛,放飛自我。
從心理學上來講,小阿里因為童年時期忍受了物質匱乏帶來的諸多限制,長大之後,他不大可能變成觀眾期望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一切都會好起來」那樣輕鬆愉快。
當然,我不是提倡父母砸鍋賣鐵也要滿足孩子的需求,這不叫及時滿足,這叫縱容、溺愛。無論男孩還是女孩,教育都需要窮養和富養的結合。
窮養不是限制孩子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人身安全、情感依戀),而是在滿足孩子基本的生存條件之後,給他們一些磨鍊自己的機會,比如思考如何做財務規劃、如何識別陌生人的詐騙、如何幫助社會上的貧困人士。
而富養並不是鋪張浪費、砸鍋賣鐵,而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在滿足孩子的需求之外,給予更寬廣的視野,除了學校和家庭之外,還能讓孩子見到這個世界更多的東西,比如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文化差異是怎麼產生的、社會是怎麼運行的、人是怎麼思考的等等。
一味地相信「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或者把「一切都要給孩子最好的」掛在嘴邊,都是錯誤理念的兩個極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03 阿里和妹妹:貧窮背景下的相互理解,相互依賴很多觀眾羨慕電影中兄妹倆很有愛:妹妹幫忙隱瞞哥哥弄丟了鞋子,哥哥為了讓妹妹穿上屬於自己的鞋子,在比賽時拚命地往前沖。
對於這個貧困家庭來說,兄妹情誼是兩個人快樂成長的重要力量。
很多研究都已經證明,親人或朋友的支持(包括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會影響人的幸福感,尤其是遇到了糟糕的事情而處在負面情緒中時,他人的理解和安慰會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說,我們不大願意把痛苦傳遞給別人,讓別人跟著擔心,因為成年之後,我們越來越明白每個人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不太樂意去幫助別人分擔痛苦,漸漸地學會了把壓力藏在心裡,默默忍受一切。
我曾寫過一篇關於孤獨的文章,閱讀量5.7萬,點贊量310,評論量125,一個人逛超市、吃火鍋、看電影、搬家、做手術,不少人把這些當成了尋常,他們堅強得讓人心疼。
獨自承擔壓力,更嚴重的,是患上抑鬱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數據,全球有3.5億人患上抑鬱症,而中國估計有9500+萬人處於泛抑鬱狀態,其中有2/3的人嘗試過自殺,有1/2的人有過自殘行為,而只有不到7%接受了正規的治療。(以上資料來源於醫者無界《2019中國抑鬱症領域白皮書》)
在這個工資上漲速度比不過物價上漲速度的時代,成年人的壓力巨大,加班到半夜,周末除了加班就是帶孩子,他們已經被家庭和工作給肢解了,沒有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沒有對象可以傾訴壓力,時代的車輪推著所有人滾滾向前。
其實在壓力初期,我們可以採用很多方法來化解它,除了向朋友和親人傾訴傾訴、尋求支持之外,還有很多:比如聽音樂、跑步、跳舞、爬山、看一部開心的電影、購買盼望已久的衣服鞋子、加入同城活動和小夥伴一起玩耍、寫網路文章與網友互動等等,很多能幫助你擺脫負面情緒的行為,都可以嘗試。
作家劉同說:有一些事情,一旦被情緒包裹上鎖生鏽,外面的人進不去,裡面的人也打不開。
那為什麼不早早地把它扼殺在搖籃里呢?
04 導演的用意:覺察底層人的艱辛,培養惻隱之心,增強感性思維電影中,阿里哭了5次,妹妹哭了2次,就是因為弄丟了鞋子。
可導演的用意並不是讓我們捐幾雙鞋子,即使阿里沒有弄丟鞋子,也會因為交不起學費、沒錢治病而不時地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鞋子只是一種象徵,導演甚至不需要我們做些什麼。
現代人會因為房貸、車貸、高額醫療費、教育費,變得極其冷靜、理智,這就是典型的理性都市人。導演希望的,只是看了電影,我們能多一點惻隱,多一點感性。
人間不僅需要理性,還需要溫情。
當我們身穿緊鑼玉衣、腳著油光鋥亮的皮鞋,為目標而奮鬥時,別忘了有的人還處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階段,「世上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這麼好的條件。」
理性能讓我們過得富裕體面,而溫暖和愛才是深入人心的東西。
參考資料:
[1]吳勝濤,張建新.貧困與反貧困:心理學的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7.
[2]劉秀艷,司秀玉,吳少敏.大學生社會支持、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研究[D].社會心理科學,2009.
[3]宋佳萌,范會勇.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係的元分析[J].心理科學進展,2013.
窮人活得有多艱辛?因弄丟一雙舊鞋,哥哥哭了5次,妹妹哭了2次
9月有個視頻很火:一7歲女孩背著1歲的弟弟、拎著50斤的行李箱乘火車,經過30+小時的站票之後,她對著鏡頭露出了微笑,很多人祝福道:這麼獨立能幹的女孩子,將來一定會過得很幸福!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很多父母看來,孩子刻苦學習+主動分擔家務,真是乖巧懂事,但對於孩子來說,這只是不得已而為之,他們也有小想法、小目標,只是學會了不表達。
因為父母早出晚歸、背井離鄉的拚命勞動,所賺的錢才勉強夠開支,孩子自然不敢期望太多,不敢讓父母買玩具、買新衣服,甚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也是能省則省。
伊朗電影《小鞋子》圍繞一雙鞋子,揭露了貧困家庭的心酸無奈:哥哥阿里弄丟了妹妹的一雙修理多次的小皮鞋,不敢讓父母買新的,只能輪流穿著唯一的鞋子去上學。
豆瓣
這部電影是伊朗首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作品,成為豆瓣電影排行榜的71/250,評分9.2分,雖然是1997年的電影,但在我們現在來看,依然感觸良多。
01 阿里和父親:勇敢與怯弱的行為差異背後,是學校教育發揮了作用
阿里父親得到鄰居贈送的一套工具,決定試試園丁的工作。頂著烈日,在數小時的跋涉之後,他們終於來到了別墅區,按下門鈴,別墅的主人問他要幹啥,父親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還被園子里的狗嚇得倉皇而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阿里淡定自若地說明了來意:我們是園丁,負責噴樹、修剪草坪和樹枝。
父親稱讚兒子的表達能力,兒子為父親抓取了一次賺錢的機會。
在關鍵時刻,人到中年的父親,表現得還不如9歲的兒子,這算不算是一種悲哀?
父親沒受過教育,從小就幫父母做家務,靠做體力活謀生,工作能力也沒得到提升,沒見過什麼世面,一輩子只能在社會底層翻滾鬧騰。
阿里只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的表現與父親竟有了天壤之別,這充分體現了教育的重要性。電影中,阿里的父母都沒有多高的文化水平、沒有很廣的視野,因此主要是學校教育的作用。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本傑明·布魯姆,把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劃分為6個階段: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
通過學校的教育,學生需要記住、理解老師傳授的知識,然後運用到生活中,更深層次的,他們還會參透其中的邏輯,來分析和評價解決方法的好壞。
所以學校的作用,不僅在於讓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拿到學位,還在於提升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自我提升、獲得幸福。成年後的阿里肯定比父親過得更好。
可能有人會認為,能力或者智力主要受遺傳的控制,後天的影響不大。
但近幾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只有20%~40%受到基因的影響,而60%~80%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其中,後天環境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經驗閱歷(對於普通、貧困家庭來說,學校教育就是主要的信息來源),再加上大腦具有結構可塑性和功能可塑性,因此後天環境的影響更大。
大腦的結構可塑性指的是:1.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可以被強化,表現為記得牢固。2.增加新的神經連接,增加記憶的內容,表現為懂得更多。
大腦的功能可塑性指的是:當大腦中負責某一功能的腦區受到損傷時,臨近的腦區可以頂替它的職責,比如失去右手的人,可以通過訓練,讓左手和右手一樣流暢書寫。
因此,在提升智力方面,學校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
可是,現在仍有不少人堅信讀書無用論,因為讀書沒有讓他們擺脫底層人的身份,沒有成為富豪、掌握大權,所以早早地放棄了學習,十七八歲進入職校,一兩年後就開始工作,他們以為工作的時間越早,經驗越多,賺的錢也越多。
而實際上,財富不僅跟賺錢的時長有關,更重要的是單位時間的付出所帶來的回報。沒有學歷、沒有稀缺技能、沒有強大的思維能力的人,雖然工作的時間被拉長,但是廉價勞動的成分較多,工資並沒有什麼上漲的空間,只能勉強為生。而那些有學歷、有見識、思維能力又突出的人,他們賺錢的時間雖然短一點,但是單位時間的收入可能高得嚇人。
賺錢,或者說成功的關鍵,在於你能為社會創造多少價值。高等教育不僅讓人獲得專業的技能,也開拓了眼界,啟發了思維,因此高學歷、寬視野的人能解決複雜的問題,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當然收入高。
上學、接受更多的教育,雖然不能保證你升官發財,但是它會幫助你提高生活寬裕的概率。教育和前途不是因果關係,而是高度的相關關係。
正如愛迪生所言:「教育之於靈魂,猶如雕刻之於大理石。」
大理石需要精雕細琢,靈魂當然也需要精心灌溉。
02 阿里和艾利:窮養和富養的產物,註定會有不一樣的命運
在父親整理花園時,阿里和主人家的小孩玩的特別開心,這個時刻應該是他最舒坦、最自由的時候了:有小夥伴、有免費的玩具,父親也有收入,他笑得很真誠。
小孩名叫艾利,出生在富裕家庭,從來不擔心房租能不能及時交,不用害怕家人情緒的陰晴不定,更不用擔心生活用品的匱乏。他想要什麼,只要說一聲,家人能立即滿足。
而阿里的處境很艱難:
因為弄丟了一雙鞋子,兄妹倆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不敢告訴父母,因為他們買不起,還會被打一頓;妹妹放學後拚命地跑回家,阿里常常遲到,被教導主任批評;阿里為了獲得一雙新鞋子,哭著懇求老師允許參賽;為了季軍,阿里拼盡全力往前跑,腳上都是水泡也毫不在乎。
艾利不會明白為什麼阿里要默默承擔一切,而阿里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心無旁騖地學習和生活」。
斯坦福心理學家曾做過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統計的結果是:那些懂得抵制誘惑,擁有強大的自控能力的人,在之後的學業、身體健康、工作上都有更好的表現。
所以很多自媒體、育兒專家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提倡父母們要提升孩子的自控力,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感,比如做好作業才能睡覺、先做好家務才能吃飯、得第1名才能買玩具。
這種觀念乍一聽很有道理,實際上是沒有看到本質。羅徹斯特大學教授Celeste Kidd把這個實驗改造了一下,才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首先這些學生分為A、B兩組,實驗者先告訴B組學生「等一下再畫,我去取新的蠟筆」,過了一會兒告訴他們「很抱歉,沒有新的蠟筆了,只能用舊的」。而A組的學生,順利地得到了新的蠟筆。
第2輪,把蠟筆換成貼紙,同樣是B組沒有得到新貼紙,而A組能得到。
第3輪,再進行棉花糖實驗,檢測多少人能抵擋誘惑。
結果發現,獲得了新蠟筆和貼紙的A組學生的表現,比B組的學生要好很多。
實驗得出來的結論是,那些能獲得及時滿足的孩子,會有更好的表現,而那些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孩子,他們會浪費一部分精力去思考為什麼新蠟筆和新貼紙沒有了、還會消耗心理資源產生負面情緒,所以表現更差。
對於富人和窮人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富人家的孩子因為從小見慣了各種山珍海味,玩過了稀奇昂貴的玩具,也得到了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所以他們在面對誘惑時,根本不需要自控,這些事物的吸引力很小,他們會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複雜的工作和學習。
而窮人因為從小沒有得到豐富的物質滿足,長大後一旦遇到誘惑,例如空閑時間、美食、金錢,這時又沒有父母的嚴厲看守,他們就會掙脫束縛,放飛自我。
從心理學上來講,小阿里因為童年時期忍受了物質匱乏帶來的諸多限制,長大之後,他不大可能變成觀眾期望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一切都會好起來」那樣輕鬆愉快。
當然,我不是提倡父母砸鍋賣鐵也要滿足孩子的需求,這不叫及時滿足,這叫縱容、溺愛。無論男孩還是女孩,教育都需要窮養和富養的結合。
窮養不是限制孩子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人身安全、情感依戀),而是在滿足孩子基本的生存條件之後,給他們一些磨鍊自己的機會,比如思考如何做財務規劃、如何識別陌生人的詐騙、如何幫助社會上的貧困人士。
而富養並不是鋪張浪費、砸鍋賣鐵,而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在滿足孩子的需求之外,給予更寬廣的視野,除了學校和家庭之外,還能讓孩子見到這個世界更多的東西,比如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文化差異是怎麼產生的、社會是怎麼運行的、人是怎麼思考的等等。
一味地相信「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或者把「一切都要給孩子最好的」掛在嘴邊,都是錯誤理念的兩個極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03 阿里和妹妹:貧窮背景下的相互理解,相互依賴
很多觀眾羨慕電影中兄妹倆很有愛:妹妹幫忙隱瞞哥哥弄丟了鞋子,哥哥為了讓妹妹穿上屬於自己的鞋子,在比賽時拚命地往前沖。
對於這個貧困家庭來說,兄妹情誼是兩個人快樂成長的重要力量。
很多研究都已經證明,親人或朋友的支持(包括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會影響人的幸福感,尤其是遇到了糟糕的事情而處在負面情緒中時,他人的理解和安慰會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說,我們不大願意把痛苦傳遞給別人,讓別人跟著擔心,因為成年之後,我們越來越明白每個人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不太樂意去幫助別人分擔痛苦,漸漸地學會了把壓力藏在心裡,默默忍受一切。
我曾寫過一篇關於孤獨的文章,閱讀量5.7萬,點贊量310,評論量125,一個人逛超市、吃火鍋、看電影、搬家、做手術,不少人把這些當成了尋常,他們堅強得讓人心疼。
獨自承擔壓力,更嚴重的,是患上抑鬱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數據,全球有3.5億人患上抑鬱症,而中國估計有9500+萬人處於泛抑鬱狀態,其中有2/3的人嘗試過自殺,有1/2的人有過自殘行為,而只有不到7%接受了正規的治療。(以上資料來源於醫者無界《2019中國抑鬱症領域白皮書》)
在這個工資上漲速度比不過物價上漲速度的時代,成年人的壓力巨大,加班到半夜,周末除了加班就是帶孩子,他們已經被家庭和工作給肢解了,沒有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沒有對象可以傾訴壓力,時代的車輪推著所有人滾滾向前。
其實在壓力初期,我們可以採用很多方法來化解它,除了向朋友和親人傾訴傾訴、尋求支持之外,還有很多:比如聽音樂、跑步、跳舞、爬山、看一部開心的電影、購買盼望已久的衣服鞋子、加入同城活動和小夥伴一起玩耍、寫網路文章與網友互動等等,很多能幫助你擺脫負面情緒的行為,都可以嘗試。
作家劉同說:有一些事情,一旦被情緒包裹上鎖生鏽,外面的人進不去,裡面的人也打不開。
那為什麼不早早地把它扼殺在搖籃里呢?
04 導演的用意:覺察底層人的艱辛,培養惻隱之心,增強感性思維
電影中,阿里哭了5次,妹妹哭了2次,就是因為弄丟了鞋子。
可導演的用意並不是讓我們捐幾雙鞋子,即使阿里沒有弄丟鞋子,也會因為交不起學費、沒錢治病而不時地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鞋子只是一種象徵,導演甚至不需要我們做些什麼。
現代人會因為房貸、車貸、高額醫療費、教育費,變得極其冷靜、理智,這就是典型的理性都市人。導演希望的,只是看了電影,我們能多一點惻隱,多一點感性。
人間不僅需要理性,還需要溫情。
當我們身穿緊鑼玉衣、腳著油光鋥亮的皮鞋,為目標而奮鬥時,別忘了有的人還處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階段,「世上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這麼好的條件。」
理性能讓我們過得富裕體面,而溫暖和愛才是深入人心的東西。
參考資料:
[1]吳勝濤,張建新.貧困與反貧困:心理學的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7.
[2]劉秀艷,司秀玉,吳少敏.大學生社會支持、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研究[D].社會心理科學,2009.
[3]宋佳萌,范會勇.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係的元分析[J].心理科學進展,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