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五年(1082年),呂惠卿路過江寧,給王安石寫了封信,欲釋前嫌,信上說:「一朝之過,不足害平生之歡。」據說他在江寧等了五天,希望和老王見上一面。
王安石沒有見他,而是回了一封《答呂吉甫書》:「趨舍異路,則相煦以濕,不如相忘之愈也。」老王的意思是大家不再是同路人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兩年後,「人在貶途」的蘇軾途經江寧,王安石「野服乘驢,謁於舟次」,兩人一同遊山玩水,流連燕語,相得甚歡,成就了一段佳話。
其實說起來,蘇軾才是王安石所說的「異路」之人,曾因反對新法,身陷「文字獄」,差點因此丟掉性命。而呂惠卿曾是王安石的最佳拍檔,為新法做出了諸多貢獻,人稱「護法善神」。
為何王安石對蘇軾騎驢相迎,而對呂惠卿拒之門外?
從他們的信中,我們不難看出,兩人之間應該存在著比較深的嫌隙,才導致曾經的「親密戰友」甚至都比不上「敵人」受歡迎。
王安石變法之時,呂惠卿是他最忠實的夥伴和最堅定的支持者。王安石曾說:「法之初行,議論紛紛,獨惠卿與布(曾布)終始不易,餘人則一出焉一入焉爾!」 在信中也說:「同朝紛紛,公獨助我」,對此,王安石是心懷感激的。
呂惠卿是嘉佑二年進士,這一榜號稱「千古科舉第一榜」,榜上有蘇軾、蘇轍、曾鞏、程顥、張載、王韶、章惇、曾布等人,可謂是群星璀璨,光耀整個大宋。
呂惠卿能夠名列此榜,自然不是俗物。主考官歐陽修就對其非常賞識,曾寫信向王安石推薦:「呂惠卿,學者罕能及。更與切磨之,無所不至也。」王、呂兩人結識正是緣於歐陽修的介紹。
兩人初見交心,引為知己。《宋史》說兩人「論經義,意多合,遂定交。」呂惠卿自己也說:「合乃相從,疑有殊於天屬?」意思是說他們倆是一對志同道合的好基友。
在王安石眼中,呂惠卿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最難能可貴的是能夠學以致用,所以他向宋神宗推薦了這個人才:「惠卿之賢,豈特今人,雖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學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獨惠卿而已。」
呂惠卿對王安石更是佩服地五體投地,四處對人說:「惠卿讀儒書,只知仲尼之可尊。讀外典,只知佛之可貴。今之世,只知介甫之可師。」
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王安石和呂惠卿交惡的原因,歷來也是眾說紛紜。因為立場問題,一些史料更樂意把他們的矛盾歸結為私人恩怨,看成是一出大佬和細佬之間互相爭權,相互傾軌的戲碼。如蘇轍在《乞誅竄呂惠卿狀》中說:
「始,安石罷相,以執政薦惠卿,既已得位,恐安石復用,遂起王安國、李士寧之獄,以尼其歸。安石覺之,被召即起,迭相攻擊,期致死地。」
以蘇轍的人品,當然不是造謠之人。不過小蘇當時是諫官,有「風聞奏事」之權。(宋仁宗「發明」了這個「風聞奏事」的制度,也就是說諫官可以根據道聽途說來參奏大臣。)二蘇可謂是新法的「受害者」,自然不會浪費時間幫他們去求證。不過此事後來被有心人利用,比如北宋邵伯溫在《邵氏聞見錄》中說:
「惠卿既得位,遂叛荊公,出平日荊公移書,有曰:「無使齊年知。」謂馮公京,蓋荊公與馮公皆辛酉人。又曰:「無使上知。」神宗始不悅荊公矣。惠卿又起李逢獄,事連李士寧;士寧者,蓬州人,有道術,荊公居喪金陵,與之同處數年,意欲並中荊公也,又起鄭俠獄,事連荊公之弟安國,罪至追勒。惠卿求害荊公者無所不至,神宗悟,急召荊公。公不辭,自金陵溯流七日至闕,復拜昭文相,惠卿以本官出知陳州。李逢之獄遂解,其黨數人皆誅死,李士寧止於編配。嗚呼!荊公非神宗保全則危矣。」
邵氏的記載很詳細,不過可信度不高。不過此事後來被《宋史》採信,列入王安石本傳:「而惠卿實欲自得政,忌安石復來,因鄭俠獄陷其弟安國,又起李士寧獄以傾安石。」呂惠卿因此被稱為忘恩負義的反骨仔。
《宋史》中關於王安石的資料主要來自《邵氏聞見錄》,而邵伯溫其人是最堅定的保守派,對於新法和變法人士幾乎沒有好話,甚至製造了大量謊言來攻擊和誹謗新法。如「自金陵溯流七日至闕」就如小說家之言。
熙寧七年(1074年),鄭俠上《流民圖》,此事引發了一連串的化學反應。一是宋神宗對新法的態度產生了動搖,反對派因此抬頭,新法的形勢一片緊張。二是王安石被迫罷相,呂惠卿雖然積極發動台諫為王安石造勢,但在壓力面前,宋神宗還是選擇對舊党進行妥協,老王只能做個背鍋俠。
呂惠卿上台後,借鄭俠案打擊反對派,重新穩定變法形勢,堅定了宋神宗的態度。可以說,呂惠卿為老王的復出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所以王安石還朝後,宋神宗對他說:「小人漸定,卿且可以有為。」又說:「自卿去後,小人極紛紜,獨賴呂惠卿主張而已。」把這一切歸功於呂惠卿。
王安國雖是老王的親弟弟,但是他並不支持新法,反而和一些舊黨走的比較近。鄭俠上《流民圖》時,他不僅不阻止,反而大聲叫好。所以王安國之事只能說是殃及池魚,不能全然說是呂惠卿挾公器而報私仇,至少他確實和鄭俠有所牽連。至於王安國之死,更和呂惠卿沒有半毛錢關係,所以王安石復相之後,也沒對此事有什麼說法。
李士寧案起於有人告發餘姚縣主薄李逢謀反一案,雖然此事和王安石無關,但李士寧曾為其座上客,而且事關謀反,王安石也不得不上書請罪。《邵氏聞見錄》所說的呂惠卿「意欲並中荊公」之言,則是個人的揣測之語,並無實際根據。
有點腦子都知道,扳倒王安石對呂惠卿沒有半點好處。王安石是變法的精神支柱,如果他陷進謀反案了,反對派自可拿來大做文章,新法根本就不可能再推行下去,除非呂惠卿「棄暗投明」投靠舊黨。而且王安石復相之後,兩人關係依然密切,也說明了此事不大可能。
對此,李燾在《續資治通鑒長編》中就認為邵伯溫的說法不可靠:「皆雲呂惠卿起李逢獄,捕李士寧以撼安石,考日期,似不然,今不取。司馬光《紀聞》亦載李士寧事,獨不雲惠卿欲以撼安石也。」
可見,王安石和呂惠卿的矛盾並不是源於上述之事。他們兩人的矛盾是發生在王安石復相之後,兩人因在政見和學術等方面產生分歧,從而漸行漸遠。但不管是王安石還是呂惠卿,都認為他們的矛盾都是因為國事,並非出於私情。如王安石在信中所言:「與公同心,以致異意。皆緣國事,豈有他哉?」
一是王安石首度罷相之後,呂惠卿曾推行手實法和給田募差役法,但王安石不支持這兩項新法,復相之後,都予以廢除。而呂惠卿對於王安石「欲添鹽鈔而廢交子,罷河北運米而行市易俵放之法」表示不贊同。
二是在用人方面,兩人都覺得對方用人有問題,一方覺得對方用人唯親,另一方覺得對方所用非人。例如呂惠卿欲重用曾旼,而王安石厭惡曾旼,不予重用。又如練亨甫,呂惠卿認為是「小人」,曾對他們兄弟進行陷害,但王安石卻有不同意見。
三是王安石對呂惠卿編撰的《三經新義》的一些內容不滿意,因此爆發了正面衝突,兩人的矛盾也因此表面化。《三經新義》是新法的重要理論工具,此事也可以說是兩人政見不同的表現。
這些分歧也導致兩人無法再好好共事,呂惠卿因此多次向皇帝打報告,請求辭職,不過宋神宗多次婉拒,後來因為華亭「借錢買田」一事被罷參知政事「守本官,知陳州」。此事有說乃王雱所為。
不過大佬不合,下面人就開始站隊,這是經常之事。呂惠卿被貶之後,有的人以為他失勢,便落井下石,欲置之於死地。比如練亨甫、鄧綸等人,其中練亨甫被認為是王雱的人,所以呂惠卿以為此事乃王安石所為,便上書跟皇帝投訴,指責老王和台諫勾結,並說老王「安石盡棄素學而隆尚縱橫之末數,以為奇術,以至譖訴脅持,蔽賢黨奸,移怒行狠,犯命矯令,罔上要君。」
這話說的比較狠,宋神宗心裡也犯嘀咕,因此向王安石求證。老王心中委屈,我可沒幹過這事啊。回家後,問了兒子王雱才知道真相。「歸以問雱,雱言其情,安石咎之」。此事雖沒給王安石帶來實際傷害,但也讓宋神宗起了猜忌之心。
此事也標誌著兩人正式決裂。而不久後,王雱病死,王安石心灰意冷,力請去職。熙寧九年十月二十三日王安石罷相,以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寧府。
後來呂惠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所以專門寫信道歉求和,王安石回信謝之,所以才有開頭的元豐五年之事。
在信中,呂惠卿道歉之情溢於言表,他回顧了兩人往日的友情,信中還引用了一個禪門的典故「關弓之泣非疏,碾足之辭亦已」,藉此說明當年並非有意,而是誤傷。王安石表示理解「考實論情,則公宜昭其如此。」
雖然當時,兩人並沒有馬上握手言好,而且一直到王安石去世,兩人也沒有見面,但是兩人曾多次書信往來。元豐六年,王安石有一封《再答呂吉甫書》,從信中可以看到兩人聊得還是蠻開心的,還互贈禮物。
晚年王安石還有一封《與呂參政書》,內有「承累幅勤勤,為禮過當,非敢望於故人也」之語,可見二人來信頗勤,已經捐棄前嫌,重歸於好了。
這一對曾經的大宋「好基友」,也發展成了「好筆友」。
王安石和呂惠卿:為何從「好基友」變成「好筆友」?
元豐五年(1082年),呂惠卿路過江寧,給王安石寫了封信,欲釋前嫌,信上說:「一朝之過,不足害平生之歡。」據說他在江寧等了五天,希望和老王見上一面。
王安石沒有見他,而是回了一封《答呂吉甫書》:「趨舍異路,則相煦以濕,不如相忘之愈也。」老王的意思是大家不再是同路人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兩年後,「人在貶途」的蘇軾途經江寧,王安石「野服乘驢,謁於舟次」,兩人一同遊山玩水,流連燕語,相得甚歡,成就了一段佳話。
其實說起來,蘇軾才是王安石所說的「異路」之人,曾因反對新法,身陷「文字獄」,差點因此丟掉性命。而呂惠卿曾是王安石的最佳拍檔,為新法做出了諸多貢獻,人稱「護法善神」。
為何王安石對蘇軾騎驢相迎,而對呂惠卿拒之門外?
從他們的信中,我們不難看出,兩人之間應該存在著比較深的嫌隙,才導致曾經的「親密戰友」甚至都比不上「敵人」受歡迎。
王安石變法之時,呂惠卿是他最忠實的夥伴和最堅定的支持者。王安石曾說:「法之初行,議論紛紛,獨惠卿與布(曾布)終始不易,餘人則一出焉一入焉爾!」 在信中也說:「同朝紛紛,公獨助我」,對此,王安石是心懷感激的。
呂惠卿是嘉佑二年進士,這一榜號稱「千古科舉第一榜」,榜上有蘇軾、蘇轍、曾鞏、程顥、張載、王韶、章惇、曾布等人,可謂是群星璀璨,光耀整個大宋。
呂惠卿能夠名列此榜,自然不是俗物。主考官歐陽修就對其非常賞識,曾寫信向王安石推薦:「呂惠卿,學者罕能及。更與切磨之,無所不至也。」王、呂兩人結識正是緣於歐陽修的介紹。
兩人初見交心,引為知己。《宋史》說兩人「論經義,意多合,遂定交。」呂惠卿自己也說:「合乃相從,疑有殊於天屬?」意思是說他們倆是一對志同道合的好基友。
在王安石眼中,呂惠卿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最難能可貴的是能夠學以致用,所以他向宋神宗推薦了這個人才:「惠卿之賢,豈特今人,雖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學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獨惠卿而已。」
呂惠卿對王安石更是佩服地五體投地,四處對人說:「惠卿讀儒書,只知仲尼之可尊。讀外典,只知佛之可貴。今之世,只知介甫之可師。」
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王安石和呂惠卿交惡的原因,歷來也是眾說紛紜。因為立場問題,一些史料更樂意把他們的矛盾歸結為私人恩怨,看成是一出大佬和細佬之間互相爭權,相互傾軌的戲碼。如蘇轍在《乞誅竄呂惠卿狀》中說:
「始,安石罷相,以執政薦惠卿,既已得位,恐安石復用,遂起王安國、李士寧之獄,以尼其歸。安石覺之,被召即起,迭相攻擊,期致死地。」
以蘇轍的人品,當然不是造謠之人。不過小蘇當時是諫官,有「風聞奏事」之權。(宋仁宗「發明」了這個「風聞奏事」的制度,也就是說諫官可以根據道聽途說來參奏大臣。)二蘇可謂是新法的「受害者」,自然不會浪費時間幫他們去求證。不過此事後來被有心人利用,比如北宋邵伯溫在《邵氏聞見錄》中說:
「惠卿既得位,遂叛荊公,出平日荊公移書,有曰:「無使齊年知。」謂馮公京,蓋荊公與馮公皆辛酉人。又曰:「無使上知。」神宗始不悅荊公矣。惠卿又起李逢獄,事連李士寧;士寧者,蓬州人,有道術,荊公居喪金陵,與之同處數年,意欲並中荊公也,又起鄭俠獄,事連荊公之弟安國,罪至追勒。惠卿求害荊公者無所不至,神宗悟,急召荊公。公不辭,自金陵溯流七日至闕,復拜昭文相,惠卿以本官出知陳州。李逢之獄遂解,其黨數人皆誅死,李士寧止於編配。嗚呼!荊公非神宗保全則危矣。」
邵氏的記載很詳細,不過可信度不高。不過此事後來被《宋史》採信,列入王安石本傳:「而惠卿實欲自得政,忌安石復來,因鄭俠獄陷其弟安國,又起李士寧獄以傾安石。」呂惠卿因此被稱為忘恩負義的反骨仔。
《宋史》中關於王安石的資料主要來自《邵氏聞見錄》,而邵伯溫其人是最堅定的保守派,對於新法和變法人士幾乎沒有好話,甚至製造了大量謊言來攻擊和誹謗新法。如「自金陵溯流七日至闕」就如小說家之言。
熙寧七年(1074年),鄭俠上《流民圖》,此事引發了一連串的化學反應。一是宋神宗對新法的態度產生了動搖,反對派因此抬頭,新法的形勢一片緊張。二是王安石被迫罷相,呂惠卿雖然積極發動台諫為王安石造勢,但在壓力面前,宋神宗還是選擇對舊党進行妥協,老王只能做個背鍋俠。
呂惠卿上台後,借鄭俠案打擊反對派,重新穩定變法形勢,堅定了宋神宗的態度。可以說,呂惠卿為老王的復出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所以王安石還朝後,宋神宗對他說:「小人漸定,卿且可以有為。」又說:「自卿去後,小人極紛紜,獨賴呂惠卿主張而已。」把這一切歸功於呂惠卿。
王安國雖是老王的親弟弟,但是他並不支持新法,反而和一些舊黨走的比較近。鄭俠上《流民圖》時,他不僅不阻止,反而大聲叫好。所以王安國之事只能說是殃及池魚,不能全然說是呂惠卿挾公器而報私仇,至少他確實和鄭俠有所牽連。至於王安國之死,更和呂惠卿沒有半毛錢關係,所以王安石復相之後,也沒對此事有什麼說法。
李士寧案起於有人告發餘姚縣主薄李逢謀反一案,雖然此事和王安石無關,但李士寧曾為其座上客,而且事關謀反,王安石也不得不上書請罪。《邵氏聞見錄》所說的呂惠卿「意欲並中荊公」之言,則是個人的揣測之語,並無實際根據。
有點腦子都知道,扳倒王安石對呂惠卿沒有半點好處。王安石是變法的精神支柱,如果他陷進謀反案了,反對派自可拿來大做文章,新法根本就不可能再推行下去,除非呂惠卿「棄暗投明」投靠舊黨。而且王安石復相之後,兩人關係依然密切,也說明了此事不大可能。
對此,李燾在《續資治通鑒長編》中就認為邵伯溫的說法不可靠:「皆雲呂惠卿起李逢獄,捕李士寧以撼安石,考日期,似不然,今不取。司馬光《紀聞》亦載李士寧事,獨不雲惠卿欲以撼安石也。」
可見,王安石和呂惠卿的矛盾並不是源於上述之事。他們兩人的矛盾是發生在王安石復相之後,兩人因在政見和學術等方面產生分歧,從而漸行漸遠。但不管是王安石還是呂惠卿,都認為他們的矛盾都是因為國事,並非出於私情。如王安石在信中所言:「與公同心,以致異意。皆緣國事,豈有他哉?」
一是王安石首度罷相之後,呂惠卿曾推行手實法和給田募差役法,但王安石不支持這兩項新法,復相之後,都予以廢除。而呂惠卿對於王安石「欲添鹽鈔而廢交子,罷河北運米而行市易俵放之法」表示不贊同。
二是在用人方面,兩人都覺得對方用人有問題,一方覺得對方用人唯親,另一方覺得對方所用非人。例如呂惠卿欲重用曾旼,而王安石厭惡曾旼,不予重用。又如練亨甫,呂惠卿認為是「小人」,曾對他們兄弟進行陷害,但王安石卻有不同意見。
三是王安石對呂惠卿編撰的《三經新義》的一些內容不滿意,因此爆發了正面衝突,兩人的矛盾也因此表面化。《三經新義》是新法的重要理論工具,此事也可以說是兩人政見不同的表現。
這些分歧也導致兩人無法再好好共事,呂惠卿因此多次向皇帝打報告,請求辭職,不過宋神宗多次婉拒,後來因為華亭「借錢買田」一事被罷參知政事「守本官,知陳州」。此事有說乃王雱所為。
不過大佬不合,下面人就開始站隊,這是經常之事。呂惠卿被貶之後,有的人以為他失勢,便落井下石,欲置之於死地。比如練亨甫、鄧綸等人,其中練亨甫被認為是王雱的人,所以呂惠卿以為此事乃王安石所為,便上書跟皇帝投訴,指責老王和台諫勾結,並說老王「安石盡棄素學而隆尚縱橫之末數,以為奇術,以至譖訴脅持,蔽賢黨奸,移怒行狠,犯命矯令,罔上要君。」
這話說的比較狠,宋神宗心裡也犯嘀咕,因此向王安石求證。老王心中委屈,我可沒幹過這事啊。回家後,問了兒子王雱才知道真相。「歸以問雱,雱言其情,安石咎之」。此事雖沒給王安石帶來實際傷害,但也讓宋神宗起了猜忌之心。
此事也標誌著兩人正式決裂。而不久後,王雱病死,王安石心灰意冷,力請去職。熙寧九年十月二十三日王安石罷相,以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寧府。
後來呂惠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所以專門寫信道歉求和,王安石回信謝之,所以才有開頭的元豐五年之事。
在信中,呂惠卿道歉之情溢於言表,他回顧了兩人往日的友情,信中還引用了一個禪門的典故「關弓之泣非疏,碾足之辭亦已」,藉此說明當年並非有意,而是誤傷。王安石表示理解「考實論情,則公宜昭其如此。」
雖然當時,兩人並沒有馬上握手言好,而且一直到王安石去世,兩人也沒有見面,但是兩人曾多次書信往來。元豐六年,王安石有一封《再答呂吉甫書》,從信中可以看到兩人聊得還是蠻開心的,還互贈禮物。
晚年王安石還有一封《與呂參政書》,內有「承累幅勤勤,為禮過當,非敢望於故人也」之語,可見二人來信頗勤,已經捐棄前嫌,重歸於好了。
這一對曾經的大宋「好基友」,也發展成了「好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