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華兒女被稱作「炎黃子孫」。大家也都知道「炎黃」是指的是炎帝和黃帝。那麼炎帝和黃帝在遠古時代又是什麼樣子呢?他們之間曾經發生了什麼呢?我們又為什麼會被稱作「炎黃子孫」呢?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遠古時代的一場戰爭說起。炎黃雕像
遠古時期,記載於史籍的戰爭事件很不少。其中最為著名的的就是黃帝時代的戰爭了。
根據徐宗元的《帝王世紀輯存》記載,黃帝「凡五十二戰而天下大服」。不僅是史籍,出土文物中也有不少關於黃帝時期戰爭的記載:《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孫子兵法》中記載說:(黃帝)南伐赤帝,東伐青帝,北伐黑帝,西白帝,「已勝四帝,大有天下」。
但是這些關於黃帝四方征戰的故事,到了現在大多都沒有了。現在流傳最廣,還能夠略知其事的只有黃帝和炎帝的阪泉之戰,和以黃帝為首的華夏集團部落聯盟,和以蚩尤為首的東夷集團部落聯合體的涿鹿之戰。阪泉之戰關於阪泉之戰的記載,最早是在春秋時期的史籍中。
《左傳·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6年由於內亂,周王出奔於鄭,次年狐偃建議晉文公「求諸侯,莫如勤王」。文公「使ト偃ト之,曰:吉,遇黃帝戰於阪泉之兆」。
西漢的史學家司馬遷為了完成好關於這段歷史的敘述,他自己稱之為「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
司馬遷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收集民間傳說,進行實地考察,參證文獻記載。這樣才有了《史記·五帝本紀》這樣不朽的著作。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盡量的去復原阪泉之戰的歷史過程。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乃修德振兵,治五氣,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從這上面的文字記載,我們由此可知,阪泉之戰是發生在神農氏時代末期。這個時期正是原始農業的發明所開創的全盛時期氏族制度,逐漸走向衰落的時期。
此時的各個部族為了物質利益而進行的戰爭日益增多,給正常的生產生活都帶來巨大威脅,社會分化日益加劇,而這時的氏族原始時期的管理制度,面對因為生產力上升,造成的剩餘價值過多,如何分配的社會矛盾,就顯得無能為力了。
原始部落為了應付越來越多的戰爭,首先是親屬部落聯合在一起,結成聯盟,進而又結成範圍更大的聯盟。
這其中武力最為強大的黃帝部落,就用暴力去征服不順從者,根據「以力為雄」的原則,成為享有很高威信的聯盟首領。這樣就有了很多較弱小的部落紛紛投靠,以求得保護。
然而此時,同樣活動於相同地區的炎帝部落,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四方征討,擴大自己的勢力,同樣想佔有盟主的地位,所以兩強必然相遇,黃帝、炎帝間終於發生了阪泉之戰。其實這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社會進步到一定時期的必然結果。
黃帝和炎帝之間的戰爭,其實就是華夏集團內部,兩個同源共祖的遠緣親屬部落間的一場爭奪盟主的戰爭。
《國語·晉語四》記載,黃帝和炎帝的先祖都是少典氏,一支發祥於姬水(古漆水,發源於今陝西麟游西偏北的杜林,於今天的武功入渭)以姬水成者,即姬氏族。另一支發祥於姜水(在今陝西境內的渭水上游一帶,今寶雞尚有清姜河)以姜水成者,即姜氏族。
從《國語》的記載,我們就能知道,炎黃二族其實就是兄弟之族,他們之間的戰爭,其實就是爭奪部落統治權的戰爭。
姬姓和姜姓,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慢慢的演進,日益繁榮、昌盛,從他們中間,分裂出很多的氏族,他們逐漸發展成部落,一部分仍然留在祖居之地,但是也有許多支系,像大樹的枝杈一樣,向四外發展,開闢出新的生存空間。
黃帝和炎帝,就是其中向東發展,到達今天的河北、河南、山西的姬、姜兩古族的後裔。
黃帝,姬姓,傳說他居住在有熊,也被稱為軒轅之丘。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鄭。因為他居住在軒轅之丘,所以號稱軒轅氏。
炎帝,姜姓,是發祥於姜水的那支古族後裔。按照兩漢之際的史學家來講,他就是「炎帝神農氏」。
這是因為兩漢時代,曾經對傳說時代的古史系統進行了了一次大整理,所以此後記載中多見「炎帝神農氏」。、也正是因此,所以長久以來,對阪泉之戰與黃帝對陣的一方究竟是誰,曾有不少歧義。傳統的說法是黃帝與「炎帝神農氏」作戰。
但是如果按司馬遷撰寫的《史記》看,西漢以前的傳說中,炎帝與神農氏根本就不是一個人。《史記.五帝本紀》載阪泉之戰經過,說因神農氏世衰,對諸侯間相侵伐「弗能征」,黃帝、炎帝才代之而起,互相爭戰。
根據這些記載,清代的學者崔述在他的著作《補上古考信錄》中,認為神農氏和炎帝是不同的兩個人,之間沒有關係。「前文言衰弱,凡兩稱神農氏,皆不言炎帝,後文言征伐,凡兩稱炎帝,皆不言神農氏」,可知與黃帝戰者自為炎帝,與神農無涉;其後又有「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此處又不言炎帝,可知帝於黃帝之前者是神農,與炎帝無涉。
顧頡剛教授在他的《崔東壁遺書》中,又進一步的考證了「炎帝神農氏」這一用語的形成過程。
經過仔細考證發現,原來將阪泉之戰中的黃帝、炎帝,合稱為「黃炎」,其實早在戰國典籍上就已經流行了。但是「炎黃」這一詞的出現,卻是比較晚時期才有的,「炎黃」和「黃炎」,可不僅僅是文字順序的問題,它可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阪泉之戰是黃炎之間的戰爭,不能將之稱為「炎黃之戰」。
另外關於這場戰爭,史學界還存在著這樣的一個觀點。他們認為黃帝、炎帝既然同源共祖,而且姬、姜兩姓還世為婚姻,他們之間不應該自相火併。所以阪泉之戰中和黃帝對陣的不是炎帝,而是伐滅了炎帝,盜用了炎帝名字的蚩尤。更有可能,阪泉之戰就是涿鹿之戰,只是在傳說中的分化,訛傳的另外一個版本罷了。
這種說法對不對呢?現在看來還真不好說。因為黃帝和炎帝雖然是遠緣親屬部落,但是到了阪泉之戰時,距兩部落先祖從同一母氏族中分裂出來,又沿不同路線東向的時期,已經很遙遠了。而且到了原始社會末期,剩餘價值的產生,造成的私有制的發展,已經瓦解了血緣親屬之間的,那種同生共死的古老團結,已經形成了「強則分種為酋豪,弱則為人附落」的新觀念。所以這種遠緣親屬部落間,爭奪利益的戰爭必然是在所難免的。
這個時期的部落很多,戰爭也很多,而且已經有大量的考古發現可以為證。即使是口耳相傳的歷史,在流傳過程中會有分化,會有綜合,阪泉之戰與涿鹿之戰的某些記載可能會有有相通之處,但是也不能就此論定這兩次就是一場戰爭。
關於阪泉之戰的具體地點,到目前為止,學術界仍然沒有定論。這是因為黃帝和炎帝是華夏集團的主要代表人物,黃帝後來又被尊為中華民族的共祖,他的豐功偉績被廣泛流傳,他的後裔更是將這些英雄的故事,和黃帝曾居住過的山名、水名、地名一起遷徙到四面八方的新的居住地。那麼阪泉之戰的發生地究竟在哪呢?
史學家們根據地名的考訂,都認為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的發生地,相距應該不會很遠,所以關於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的地點之說主要有四個。
1.河北中部的「直隸保定說」(日人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五帝本紀》)
2.河北南部的「鉅鹿說」(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3.河北西北部的「涿鹿說」或其附近的「延慶說」(王北辰:《黃帝史跡涿鹿、阪泉、釜山考》),
4.江蘇徐州的「彭城說」(呂思勉:《三皇五帝考》,《古史辨》)。
聯繫稍後發生的涿鹿之戰,阪泉之戰發生在華夏集團活動地域的東半部,較靠近東夷集團分布區的推斷可能較接近史實。其中在以上各個地點中,保存傳說最多的卻是河北西北部的涿鹿,此外還有北京的延慶。
我們看地圖就會發現,從涿鹿、新保安、懷來,一直到延慶,都是處於冀西北的山間盆地中。這是一條由桑乾河和洋河沖積而成的寬谷平原。其中有適宜農業發展的寬闊谷地,附近還有可以狩獵的山林。
聯想到相關的傳說,阪泉之戰很有可能就是發生在這種有山、有泉、有平疇沃野的地理環境。炎帝後來之所以會和神農氏合族,也正是因為這一古族的經濟生活中農業佔了較大比重,必生活在適宜農耕的地區。
而黃帝族,《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他有「熊羆貔貅貙虎」的部隊,其實這些都是長於狩獵的氏族而已。所以黃帝的部落,也就必須居住在這種附近必有山林的地域之中。傳說中「貔貅」其實就是熊貓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
從上面文字的記載來看,黃帝族不僅從事原始農業,而且為了進行阪泉之戰,曾經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同時為了增強武力,將強悍的「熊羆貔貅貙虎」等六氏族中,具有超強戰鬥力的人員編成氏族武裝,精心教練,同時進一步爭取同盟者,作了充分準備。然後才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這次戰爭的經過,由於時代太過久遠,我們現在知道的都是傳說,而真正的真相,早已不得而知。但是從「三戰,然後得其志」,這句記載中,我們發現,炎黃二帝,曾經多次較量,雙方互有勝負,最後以黃帝的勝利而告終。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傳說中沒有殘酷殺戮的記憶,和涿鹿之戰、伐三苗的戰爭有著很大區別,這可能和黃帝、炎帝是屬於遠緣親屬部落有關吧。
阪泉之戰以後,黃帝、炎帝連同分別從屬於他們的一些部落結成聯盟,形成了超越親屬部落聯盟的另一種聯盟形式,同時確立了黃帝在部落的領導地位,兩大部落合流,從此開啟了英雄時代的新的篇章,為我們的遠祖先民的發展進一步額奠定了基礎,也為即將開創的文明時代拉開了序幕。
從阪泉之戰入手,淺析遠古時期「黃、炎」二族的起源、發展與合流
我們中華兒女被稱作「炎黃子孫」。大家也都知道「炎黃」是指的是炎帝和黃帝。那麼炎帝和黃帝在遠古時代又是什麼樣子呢?他們之間曾經發生了什麼呢?我們又為什麼會被稱作「炎黃子孫」呢?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遠古時代的一場戰爭說起。
炎黃雕像
遠古時期,記載於史籍的戰爭事件很不少。其中最為著名的的就是黃帝時代的戰爭了。
根據徐宗元的《帝王世紀輯存》記載,黃帝「凡五十二戰而天下大服」。不僅是史籍,出土文物中也有不少關於黃帝時期戰爭的記載:《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孫子兵法》中記載說:(黃帝)南伐赤帝,東伐青帝,北伐黑帝,西白帝,「已勝四帝,大有天下」。
但是這些關於黃帝四方征戰的故事,到了現在大多都沒有了。現在流傳最廣,還能夠略知其事的只有黃帝和炎帝的阪泉之戰,和以黃帝為首的華夏集團部落聯盟,和以蚩尤為首的東夷集團部落聯合體的涿鹿之戰。
阪泉之戰
關於阪泉之戰的記載,最早是在春秋時期的史籍中。
《左傳·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6年由於內亂,周王出奔於鄭,次年狐偃建議晉文公「求諸侯,莫如勤王」。文公「使ト偃ト之,曰:吉,遇黃帝戰於阪泉之兆」。
西漢的史學家司馬遷為了完成好關於這段歷史的敘述,他自己稱之為「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
司馬遷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收集民間傳說,進行實地考察,參證文獻記載。這樣才有了《史記·五帝本紀》這樣不朽的著作。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盡量的去復原阪泉之戰的歷史過程。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乃修德振兵,治五氣,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從這上面的文字記載,我們由此可知,阪泉之戰是發生在神農氏時代末期。這個時期正是原始農業的發明所開創的全盛時期氏族制度,逐漸走向衰落的時期。
此時的各個部族為了物質利益而進行的戰爭日益增多,給正常的生產生活都帶來巨大威脅,社會分化日益加劇,而這時的氏族原始時期的管理制度,面對因為生產力上升,造成的剩餘價值過多,如何分配的社會矛盾,就顯得無能為力了。
原始部落為了應付越來越多的戰爭,首先是親屬部落聯合在一起,結成聯盟,進而又結成範圍更大的聯盟。
這其中武力最為強大的黃帝部落,就用暴力去征服不順從者,根據「以力為雄」的原則,成為享有很高威信的聯盟首領。這樣就有了很多較弱小的部落紛紛投靠,以求得保護。
然而此時,同樣活動於相同地區的炎帝部落,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四方征討,擴大自己的勢力,同樣想佔有盟主的地位,所以兩強必然相遇,黃帝、炎帝間終於發生了阪泉之戰。其實這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社會進步到一定時期的必然結果。
黃帝和炎帝之間的戰爭,其實就是華夏集團內部,兩個同源共祖的遠緣親屬部落間的一場爭奪盟主的戰爭。
《國語·晉語四》記載,黃帝和炎帝的先祖都是少典氏,一支發祥於姬水(古漆水,發源於今陝西麟游西偏北的杜林,於今天的武功入渭)以姬水成者,即姬氏族。另一支發祥於姜水(在今陝西境內的渭水上游一帶,今寶雞尚有清姜河)以姜水成者,即姜氏族。
從《國語》的記載,我們就能知道,炎黃二族其實就是兄弟之族,他們之間的戰爭,其實就是爭奪部落統治權的戰爭。
姬姓和姜姓,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慢慢的演進,日益繁榮、昌盛,從他們中間,分裂出很多的氏族,他們逐漸發展成部落,一部分仍然留在祖居之地,但是也有許多支系,像大樹的枝杈一樣,向四外發展,開闢出新的生存空間。
黃帝和炎帝,就是其中向東發展,到達今天的河北、河南、山西的姬、姜兩古族的後裔。
黃帝,姬姓,傳說他居住在有熊,也被稱為軒轅之丘。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鄭。因為他居住在軒轅之丘,所以號稱軒轅氏。
炎帝,姜姓,是發祥於姜水的那支古族後裔。按照兩漢之際的史學家來講,他就是「炎帝神農氏」。
這是因為兩漢時代,曾經對傳說時代的古史系統進行了了一次大整理,所以此後記載中多見「炎帝神農氏」。、也正是因此,所以長久以來,對阪泉之戰與黃帝對陣的一方究竟是誰,曾有不少歧義。傳統的說法是黃帝與「炎帝神農氏」作戰。
但是如果按司馬遷撰寫的《史記》看,西漢以前的傳說中,炎帝與神農氏根本就不是一個人。《史記.五帝本紀》載阪泉之戰經過,說因神農氏世衰,對諸侯間相侵伐「弗能征」,黃帝、炎帝才代之而起,互相爭戰。
根據這些記載,清代的學者崔述在他的著作《補上古考信錄》中,認為神農氏和炎帝是不同的兩個人,之間沒有關係。「前文言衰弱,凡兩稱神農氏,皆不言炎帝,後文言征伐,凡兩稱炎帝,皆不言神農氏」,可知與黃帝戰者自為炎帝,與神農無涉;其後又有「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此處又不言炎帝,可知帝於黃帝之前者是神農,與炎帝無涉。
顧頡剛教授在他的《崔東壁遺書》中,又進一步的考證了「炎帝神農氏」這一用語的形成過程。
經過仔細考證發現,原來將阪泉之戰中的黃帝、炎帝,合稱為「黃炎」,其實早在戰國典籍上就已經流行了。但是「炎黃」這一詞的出現,卻是比較晚時期才有的,「炎黃」和「黃炎」,可不僅僅是文字順序的問題,它可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阪泉之戰是黃炎之間的戰爭,不能將之稱為「炎黃之戰」。
另外關於這場戰爭,史學界還存在著這樣的一個觀點。他們認為黃帝、炎帝既然同源共祖,而且姬、姜兩姓還世為婚姻,他們之間不應該自相火併。所以阪泉之戰中和黃帝對陣的不是炎帝,而是伐滅了炎帝,盜用了炎帝名字的蚩尤。更有可能,阪泉之戰就是涿鹿之戰,只是在傳說中的分化,訛傳的另外一個版本罷了。
這種說法對不對呢?現在看來還真不好說。因為黃帝和炎帝雖然是遠緣親屬部落,但是到了阪泉之戰時,距兩部落先祖從同一母氏族中分裂出來,又沿不同路線東向的時期,已經很遙遠了。而且到了原始社會末期,剩餘價值的產生,造成的私有制的發展,已經瓦解了血緣親屬之間的,那種同生共死的古老團結,已經形成了「強則分種為酋豪,弱則為人附落」的新觀念。所以這種遠緣親屬部落間,爭奪利益的戰爭必然是在所難免的。
這個時期的部落很多,戰爭也很多,而且已經有大量的考古發現可以為證。即使是口耳相傳的歷史,在流傳過程中會有分化,會有綜合,阪泉之戰與涿鹿之戰的某些記載可能會有有相通之處,但是也不能就此論定這兩次就是一場戰爭。
關於阪泉之戰的具體地點,到目前為止,學術界仍然沒有定論。這是因為黃帝和炎帝是華夏集團的主要代表人物,黃帝後來又被尊為中華民族的共祖,他的豐功偉績被廣泛流傳,他的後裔更是將這些英雄的故事,和黃帝曾居住過的山名、水名、地名一起遷徙到四面八方的新的居住地。那麼阪泉之戰的發生地究竟在哪呢?
史學家們根據地名的考訂,都認為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的發生地,相距應該不會很遠,所以關於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的地點之說主要有四個。
1.河北中部的「直隸保定說」(日人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五帝本紀》)
2.河北南部的「鉅鹿說」(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3.河北西北部的「涿鹿說」或其附近的「延慶說」(王北辰:《黃帝史跡涿鹿、阪泉、釜山考》),
4.江蘇徐州的「彭城說」(呂思勉:《三皇五帝考》,《古史辨》)。
聯繫稍後發生的涿鹿之戰,阪泉之戰發生在華夏集團活動地域的東半部,較靠近東夷集團分布區的推斷可能較接近史實。其中在以上各個地點中,保存傳說最多的卻是河北西北部的涿鹿,此外還有北京的延慶。
我們看地圖就會發現,從涿鹿、新保安、懷來,一直到延慶,都是處於冀西北的山間盆地中。這是一條由桑乾河和洋河沖積而成的寬谷平原。其中有適宜農業發展的寬闊谷地,附近還有可以狩獵的山林。
聯想到相關的傳說,阪泉之戰很有可能就是發生在這種有山、有泉、有平疇沃野的地理環境。炎帝後來之所以會和神農氏合族,也正是因為這一古族的經濟生活中農業佔了較大比重,必生活在適宜農耕的地區。
而黃帝族,《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他有「熊羆貔貅貙虎」的部隊,其實這些都是長於狩獵的氏族而已。所以黃帝的部落,也就必須居住在這種附近必有山林的地域之中。
傳說中「貔貅」其實就是熊貓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
從上面文字的記載來看,黃帝族不僅從事原始農業,而且為了進行阪泉之戰,曾經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同時為了增強武力,將強悍的「熊羆貔貅貙虎」等六氏族中,具有超強戰鬥力的人員編成氏族武裝,精心教練,同時進一步爭取同盟者,作了充分準備。然後才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這次戰爭的經過,由於時代太過久遠,我們現在知道的都是傳說,而真正的真相,早已不得而知。但是從「三戰,然後得其志」,這句記載中,我們發現,炎黃二帝,曾經多次較量,雙方互有勝負,最後以黃帝的勝利而告終。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傳說中沒有殘酷殺戮的記憶,和涿鹿之戰、伐三苗的戰爭有著很大區別,這可能和黃帝、炎帝是屬於遠緣親屬部落有關吧。
阪泉之戰以後,黃帝、炎帝連同分別從屬於他們的一些部落結成聯盟,形成了超越親屬部落聯盟的另一種聯盟形式,同時確立了黃帝在部落的領導地位,兩大部落合流,從此開啟了英雄時代的新的篇章,為我們的遠祖先民的發展進一步額奠定了基礎,也為即將開創的文明時代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