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報道,心裡很是沉重:13歲的小美,石家莊人,在小學時期成績非常的好,性格也很活潑開朗,所有的老師都喜歡他,但是上了初中之後,小美上到了重點班,隨著學業的增加,小美的睡眠嚴重不足,每天11點才入睡,經常會頭痛,同時感覺壓力越來越大。
但是這一切小美的父母並不知道,小美自己有一個微博,她把自己的心情都寫在上面,但是據說,她的父母最初有看,但是小美不願意讓父母看,父母也就沒有再繼續看了。
直到有一天,她發了最後一條微博,然後在那個夜晚把一整瓶葯吃了進去……
第二天早上,小美的父母去叫她上學時,才發現她已經人事不省,至今,仍然在重症監護室里。
而這時候去看她的微博,才發現,孩子早已經是重度抑鬱症了。
好!心!痛!
從小美的這些微博上來看,她早已經出現抑鬱的現象,只是父母並沒有及時關注到。她寫了那麼多的微博,一直在抑鬱的情緒中掙扎。
在國際心理學大會上,有專家曾經提到中國目前有20%的兒童出現抑鬱癥狀,其中4%是臨床抑鬱,也就是需要進行治療的重症抑鬱症。
兒童抑鬱症表現,首先是可能孩子不高興,情緒比較低落,也不愛說話,不喜歡吃飯,學習時精力不集中成績會下降。其他癥狀可能還有孩子會失眠,經常起夜,偶爾會說我很煩。如果這樣的癥狀出現持續兩周以上,父母就要引起注意。
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不論是學習好還是壞,他們的壓力都很大。很多孩子本來小學時學習很好,上了中學可能因為身邊優秀的孩子更多,他原來的一些榮耀感可能已經都沒有了,就會讓他陷入一種焦慮感,同時青春期的孩子,也會面臨著新的人際關係,如果他又不願意去跟父母傾訴,身邊沒有又親近的朋友,可以傾訴,慢慢的就會形成抑鬱症。
一位媽媽留言說:女兒的同學,初中畢業時被請上主席台,為其他家長介紹成才經驗,可是這樣一個好學生,前年臘月卻從30層樓跳下時,那時候,她已經飽受抑鬱症困擾。
有位讀者留言說,有些話即使爛到肚子里,也不願意和父母說。
聽到這句話,其實心裡很痛。母親對孩子的感情是世界上最純粹最無私最真摯的感情,她甚至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來保護自己的孩子,卻換不來孩子的一句真摯的傾訴,這,到底是怎麼了?
心理專家也曾經提過,家長和孩子溝通的少,親自交流不足是造成兒童患抑鬱症的重要原因。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如何盡我們自己的力量來保護孩子,不要受這些情緒的困擾?第一,不要有太完美的思維,只看到分數
有些孩子本來考試考得已經很好了,可是父母拿到成績的時候就會說:怎麼才考這麼點分,你看誰誰誰考得有多好。但是你沒有看見孩子,可能已經一直學習到11點,也可能在下課時間也不敢玩,一直在刷題。
請你,先要看到孩子的努力!
父母先要放棄那種追求極致完美成績的思維,不論孩子考得好或者不好,都不要隨意先評判,而是和孩子先分析原因。由孩子自己來做出評判。
第二,不要總是用比較的口吻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不要總是看到別的孩子身上的長處,只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短處。
其實這一點在我和其他家長聊天的時候也深有感觸。在我們平日里聊天的時候,自覺不自覺的都會先看到對方孩子的優點,我說:你看某某某的數學思維能力就特彆強,我們家那個就不行。對方媽媽可能會說:沒有,沒有,你家那個語文作文寫的多好呀,我們這個寫點文字太費勁了。
就是在這樣謙虛對比的過程中,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
第三,給孩子一定的空閑時間,哪怕是發獃
小學時候的孩子可能還好,有一定的自由空間,但是很多孩子上了初中之後從早到晚就是坐在課堂里,連下課的10分鐘也是坐在那刷題寫作業。
回到家之後,可能又要去上各種線上線下的培訓班。孩子的大腦一天都在不停的運轉。就算是機器也會有磨損,何況是本來應該更快樂一些的青少年時期。
第四:不論學習多忙,給孩子保持一個體育運動
運動會促進人體多巴胺的產生,也是快樂的來源,一身大汗淋漓之後,整個身心是無比的歡暢,所以即便是初中,高中在忙,也要讓孩子保證一項運動。
第五,讓孩子有幾個好朋友
孩子之間是需要同齡人的關心和相互溝通照顧。我從小學時到初中會有幾個閨蜜一般的朋友,雖然我們幾個也經常會吵架,今天他和他好,明天他又和他好了。其實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溫馨。
很多事情可能不會和家長說,但是會和朋友說。這個交朋友父母也要有所觀察,有一些有不好習性的孩子,還是要盡量避免一些。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容易受朋友影響的一個階段。
第六:家庭要溫馨
生活在一個愛吵架的家庭和一個溫馨的家庭里的孩子,明顯的不一樣。
經常吵架的孩子,明顯的會感覺脾氣易怒,敏感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情緒化非常明顯。
而家人關係更和睦的家庭,孩子明顯會覺得更溫暖。
所以為了孩子,你們也要收斂起自己各自的脾氣,讓一步海闊天空。
蘇格拉底說教育是點燃而不是灌輸,而這個點燃是需要耐心的。
孩子壓力大,父母要學會做幫助孩子的壓力釋放者,而不是繼續加壓者。
希望,我們每個人父母都是做點燃者而不是灌輸者。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資深文案,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有些話爛到肚子里,也不能跟家長說」是什麼讓孩子和爸媽那麼遠
看到一個報道,心裡很是沉重:
13歲的小美,石家莊人,在小學時期成績非常的好,性格也很活潑開朗,所有的老師都喜歡他,但是上了初中之後,小美上到了重點班,隨著學業的增加,小美的睡眠嚴重不足,每天11點才入睡,經常會頭痛,同時感覺壓力越來越大。
但是這一切小美的父母並不知道,小美自己有一個微博,她把自己的心情都寫在上面,但是據說,她的父母最初有看,但是小美不願意讓父母看,父母也就沒有再繼續看了。
直到有一天,她發了最後一條微博,然後在那個夜晚把一整瓶葯吃了進去……
第二天早上,小美的父母去叫她上學時,才發現她已經人事不省,至今,仍然在重症監護室里。
而這時候去看她的微博,才發現,孩子早已經是重度抑鬱症了。
好!心!痛!
從小美的這些微博上來看,她早已經出現抑鬱的現象,只是父母並沒有及時關注到。她寫了那麼多的微博,一直在抑鬱的情緒中掙扎。
在國際心理學大會上,有專家曾經提到中國目前有20%的兒童出現抑鬱癥狀,其中4%是臨床抑鬱,也就是需要進行治療的重症抑鬱症。
兒童抑鬱症表現,首先是可能孩子不高興,情緒比較低落,也不愛說話,不喜歡吃飯,學習時精力不集中成績會下降。其他癥狀可能還有孩子會失眠,經常起夜,偶爾會說我很煩。如果這樣的癥狀出現持續兩周以上,父母就要引起注意。
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不論是學習好還是壞,他們的壓力都很大。
很多孩子本來小學時學習很好,上了中學可能因為身邊優秀的孩子更多,他原來的一些榮耀感可能已經都沒有了,就會讓他陷入一種焦慮感,同時青春期的孩子,也會面臨著新的人際關係,如果他又不願意去跟父母傾訴,身邊沒有又親近的朋友,可以傾訴,慢慢的就會形成抑鬱症。
一位媽媽留言說:女兒的同學,初中畢業時被請上主席台,為其他家長介紹成才經驗,可是這樣一個好學生,前年臘月卻從30層樓跳下時,那時候,她已經飽受抑鬱症困擾。
有位讀者留言說,有些話即使爛到肚子里,也不願意和父母說。
聽到這句話,其實心裡很痛。母親對孩子的感情是世界上最純粹最無私最真摯的感情,她甚至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來保護自己的孩子,卻換不來孩子的一句真摯的傾訴,這,到底是怎麼了?
心理專家也曾經提過,家長和孩子溝通的少,親自交流不足是造成兒童患抑鬱症的重要原因。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如何盡我們自己的力量來保護孩子,不要受這些情緒的困擾?
第一,不要有太完美的思維,只看到分數
有些孩子本來考試考得已經很好了,可是父母拿到成績的時候就會說:怎麼才考這麼點分,你看誰誰誰考得有多好。但是你沒有看見孩子,可能已經一直學習到11點,也可能在下課時間也不敢玩,一直在刷題。
請你,先要看到孩子的努力!
父母先要放棄那種追求極致完美成績的思維,不論孩子考得好或者不好,都不要隨意先評判,而是和孩子先分析原因。由孩子自己來做出評判。
第二,不要總是用比較的口吻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不要總是看到別的孩子身上的長處,只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短處。
其實這一點在我和其他家長聊天的時候也深有感觸。在我們平日里聊天的時候,自覺不自覺的都會先看到對方孩子的優點,我說:你看某某某的數學思維能力就特彆強,我們家那個就不行。對方媽媽可能會說:沒有,沒有,你家那個語文作文寫的多好呀,我們這個寫點文字太費勁了。
就是在這樣謙虛對比的過程中,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
第三,給孩子一定的空閑時間,哪怕是發獃
小學時候的孩子可能還好,有一定的自由空間,但是很多孩子上了初中之後從早到晚就是坐在課堂里,連下課的10分鐘也是坐在那刷題寫作業。
回到家之後,可能又要去上各種線上線下的培訓班。孩子的大腦一天都在不停的運轉。就算是機器也會有磨損,何況是本來應該更快樂一些的青少年時期。
第四:不論學習多忙,給孩子保持一個體育運動
運動會促進人體多巴胺的產生,也是快樂的來源,一身大汗淋漓之後,整個身心是無比的歡暢,所以即便是初中,高中在忙,也要讓孩子保證一項運動。
第五,讓孩子有幾個好朋友
孩子之間是需要同齡人的關心和相互溝通照顧。我從小學時到初中會有幾個閨蜜一般的朋友,雖然我們幾個也經常會吵架,今天他和他好,明天他又和他好了。其實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溫馨。
很多事情可能不會和家長說,但是會和朋友說。這個交朋友父母也要有所觀察,有一些有不好習性的孩子,還是要盡量避免一些。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容易受朋友影響的一個階段。
第六:家庭要溫馨
生活在一個愛吵架的家庭和一個溫馨的家庭里的孩子,明顯的不一樣。
經常吵架的孩子,明顯的會感覺脾氣易怒,敏感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情緒化非常明顯。
而家人關係更和睦的家庭,孩子明顯會覺得更溫暖。
所以為了孩子,你們也要收斂起自己各自的脾氣,讓一步海闊天空。
蘇格拉底說教育是點燃而不是灌輸,而這個點燃是需要耐心的。
孩子壓力大,父母要學會做幫助孩子的壓力釋放者,而不是繼續加壓者。
希望,我們每個人父母都是做點燃者而不是灌輸者。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
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