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藍弧,10年專註營養領域,專註寶寶餵養和疾病的輔助調理(V+lanhuyys)
宸媽前兩天在深圳參加了婦幼營養大會,也做了一些筆記,今天想分享給大家,作為一直在一線工作的育兒營養師,我也始終保持跟隨官方的腳步,給大家提供最新最專業的營養育兒知識,為啥說價值2000呢,因為報名費是2000哈,知識本身是無價的。
其實很多內容,我平時都有給大家科普過了,經常看我朋友圈的就會知道,現在從各位專家口裡說出,是讓你們對我的科普更有信心。大會內容很多,我寫的是精華總結,每個知識點都有很多理論基礎研究文獻等,但篇幅有限,我直接寫結論,這樣你們也能更快吸收。先說說,婦幼營養是個什麼樣的組織,它的權威性如何呢?婦幼營養全名叫中國國營養學婦幼營養分會,它的前身是中國生理科學營養學會下屬的兒童營養專業組,學會正式成立於1988年,之後開展了大量的婦幼營養學術交流活動,這些年大家對婦幼營養的認識也都得益於學會的積極宣講推動。
學會發起人都是醫學博士,教授專家級別,參與婦幼人群膳食指南,醫學營養方面的教材編寫以及專業文獻發表,是專家薈萃的地方,也是國內的婦幼營養屆最權威最官方的組織了。
精華內容總結
一、婦幼營養工作形式和任務
1、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之後半年又出台《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並提出六大營養健康行動,其中第一條,就是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提高孕產婦、嬰幼兒的營養健康水平,國家史無前例政策支持高度重視營養行業的發展,也是婦幼營養大力開展的好時機;
2、婦幼營養的工作不光是解決眼前的貧血、發育不良等情況,更需要從更早的階段就開始干預和預防,比如從媽媽懷孕開始;3、按目前普遍的孕婦膳食攝入情況,很多營養素都不能滿足。比如孕期推薦的vc攝入量是115毫克,但調查結果顯示大多孕婦攝入vc量只有73毫克,比如鈣推薦量是1000毫克,但是大多孕婦攝入才300多毫克,其他各種營養攝入都不足,不足的彌補,需要靠合理膳食糾正以及營養素補充劑去解決;
4、大眾認知錯位和專業力量短板的情況嚴峻。大眾認為多吃吃貴就是好營養,其實食物和營養之間沒有必要聯繫,營養是靠科學的膳食搭配,不是好吃多吃就是營養;很多醫生對於營養學的認知和老百姓沒有多大差別,比如關於最基礎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是否了解的問題,在醫生群體調查結果是3.2%聽都沒聽過,19%聽過但沒看過,27%只是簡單看過,只有17%看過一遍以上…
醫務人員營養知識匱乏是大眾營養認知差的重要原因,婦幼營養目前的工作是加快營養技能培訓,加強基層培訓營養專業知識,更好更快去普及到大眾。
二、生命早期千日營養1、生命早期1000天指從媽媽備孕開始到出生後3歲,都是早期營養的關鍵時期,胎兒到嬰幼兒時期的營養,不僅關係短期體格發育和大腦發育,更會影響到成人期的健康狀況,比如成人很多慢病發生都與早期奠定的基礎有關;
2、生命早期階段奠定生命全程健康基礎和趨勢,從懷孕到生產到養育孩子,不單是眼前看到的健康狀況,它也決定孩子一生的健康走向,從疾病預防角度應有生命全程觀,應從孕期營養開始就要高度重視;
3、研究表明,孕期膳食對孩子未來的健康有很大的潛在影響,孕期呈現的化學環境會影響胎兒的基因表達,帶有慢性病遺傳基因的大鼠,給予媽媽孕期不同的飼料膳食,最終出現慢病的風險也不同。
為何幼兒園孩子吃同樣的膳食有的體質好有的經常生病,很大程度是因為媽媽在孕期時營養不同,孕期奠定的基礎不同導致孩子先天基礎就不同。三、嬰幼兒發育特點嬰幼兒的消化、免疫和代謝功能發育不成熟。
1、消化方面的特點是「工具」少,即胃酸分泌少、酶活性低,「場地小」胃容量小,食管細短,肌肉發育不完善,胃賁門括約肌鬆弛,容易「胃食管返流」,可是孩子長得快,營養需求大,這與胃腸道消化功能又很弱是個矛盾點,這是一個需要特別去重視和平衡的點;2、免疫功能不成熟,表現為不平衡的免疫應答,上皮黏膜屏障功能弱,腸道菌群尚不完善,自身產生的iga、igg等抗體功能弱,這是導致孩子容易感染,反覆生病的根本原因;
3、代謝負擔高風險,孩子腎功能有限,肝臟功能尚未成熟,存在代謝方面負擔過重的風險;4、嬰兒期是大腦發育最迅速時期,如果嬰兒期營養不良極大可能損傷大腦,且這種損傷不可逆;5、影響消化的兩個重要因素分別是蛋白質的消化和胃排空,體外模擬實驗顯示,母乳消化和胃排空都最好,羊奶次之,牛奶最慢,跟羊奶的蛋白結構鬆散更容易被消化酶分解有關。四、嬰幼兒合理餵養的要點1、6個月以內儘可能純母乳餵養,母乳不足選擇配方奶粉;
2、專家共識是6個月以後再加輔食(如對此論點有疑議需更高質量研究證明),輔食從泥狀的強化鐵米粉開始,逐漸引入不同種類的食物,豐富食物種類的同時,增加食物的性狀和咀嚼難度;3、引入輔食後注重行為訓練,學會自主進食,用杯喝奶,學會拿有形狀的食物學習咀嚼學會抓東西,練習手指動作,允許進食狼藉,注重進食時快樂情緒的培養,注意進食安全,擅用生長發育曲線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4、嬰兒期重要營養素補充主要有vd,va、鐵、鋅、必須脂肪酸、益生菌和益生元、DHA。
五、母乳的重要性1、母乳是寶寶最完美的食物,無可替代,母乳富含寡糖、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核苷酸以及各種活性營養因子,非常適合嬰兒腸胃消化吸收,如同一支分工複雜精細的管弦樂隊進行的合奏,巧妙完美的供寶寶生長發育;
2、母乳成分非常複雜,會隨著孩子的生長而變化,從初乳到成熟乳營養成分在變化,隨著孩子長大,母乳營養又會發生變化,這是因為孩子對營養的需求在變化,神奇的母乳始終是為孩子「量身定製」;3、母乳餵養對孩子近期遠期都有影響,近期影響主要是可以幫助健康成長,溫和訓化消化、免疫等方面的功能,遠期影響提高認知和學習能力,降低孩子長大後的慢病風險,還有有研究表明,母乳能編程後代的記憶力,母乳不僅單純提供營養源,它還能幫助孩子提高應對未來的挑戰。
六、母乳活性營養成分1、母乳活性物質非常多,配方奶絕對望塵莫及,目前至少鑒定出300多種營養成分和活性物質;
2、母乳富含益生元寡糖,且其結構複雜多樣,益生元的量是牛乳的10~15倍,豐富的寡糖幫助寶寶建立最優化的菌群生態系統,讓40億多的腸道菌群細菌友好地寄居在腸道這個大觀園裡,好的菌群影響著兒童骨骼、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多方面的發育;
3、不同膳食的乳汁營養成分差別不大,但研究顯示,哺乳期額外補充必需脂肪酸,各種維生素、礦物質、vd等都能明顯提高乳汁相應的營養含量。七、配方奶粉的發展1、配方奶粉的歷史距今不到100年,上世紀初,隨著分析和化學技術發展,對牛奶的認知才有了飛躍性進展;2、通過對母乳和牛奶成分的分析,發現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為6:4,而牛奶中的比例為8:2,又通過其他的一些檢測找出母乳和牛乳之間的差別,通過一定的技術把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做了調整,從而有了配方奶粉
3、配方粉具體的調整是隨著研究發現不斷改進和完善的,配方粉的終極目標是接近母乳,以從能滿足短期發育要求,到對長期的健康也能有促進為目標,不斷縮短其與母乳的距離;
4、近10年,隨著對母乳的研究進展,配方奶又逐漸加入低聚糖、核苷酸、opo、乳鐵蛋白、益生菌、益生元等;
5、奶粉熱加工過程產生的糖加化反應可能會影響蛋白質的「質」,還可能改變嬰幼兒菌群環境。
八、羊奶的特點1、對山羊奶的研究不比牛奶晚,1914年研究發現羊奶在胃裡形成的凝塊比牛奶更一細軟,1921年發現91%羊乳脂肪球分子直徑小於4微米,隨著後來的研究,與牛奶比起來,羊奶的酪蛋白、乳糖含量更低,種種跡象表明,羊奶可能比牛奶更好消化;2、母乳、羊奶和牛奶的蛋白成分對比,好消化的阿爾法乳清蛋白和貝塔酪蛋白含量是母乳最多,牛奶最少,羊奶居中,而不好消化的a1酪蛋白,母乳最少,牛奶最多,羊奶居中,也說明從消化層面,羊奶比牛奶好消化;
3、營養成分上,羊奶相比牛奶,飽和脂肪低,多不飽和脂肪酸更高,碘鉀錳酮等更高,鈣鋅鈉等更低,vc、鐵、葉酸、vb12兩者含量都低;4、體外模擬實驗,羊奶相對牛奶更接近母乳;5、羊奶配方粉的改進方向是通過基因篩選進一步降低易致敏的a1蛋白量,保留山羊脂,減少植物油添加,增加有益成分比如低聚糖、鞘脂、乳鐵蛋白和免疫因子。
九、益生菌的重要性1、孕期至出生後2~3歲是腸道菌群和免疫系統發育的關鍵時期,腸道菌群在3歲時就達到成人水平,免疫系統在12歲才達到成人水平;
2、益生菌市場目前存在菌株混亂、數量不足,雜菌污染等問題,2019.5.29發布《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與健康專家共識》說明了益生菌重要性並呼籲加強益生菌質量管理;3、益生菌的作用是菌株特異的,也就說菌株決定益生菌作用是什麼,選擇什麼樣的菌株很關鍵,臨床研究也是選用菌株,判斷益生菌的作用應從菌株水平,而不應該籠統說益生菌作用;
4、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時補充起到1加1大於2的作用,這樣的組合叫「共生元」,最佳的共生元組合被證明能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同時可減少過敏/濕疹/特應性皮炎等的發生。
十、嬰幼兒過敏的營養干預1、嬰幼兒過敏原因主要有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腸道屏障功能弱(腸黏膜間隙大),遺傳,環境(剖腹產,奶粉餵養,過早接觸牛奶蛋白,菌群建立不成熟,環境污染)等;
2、預防過敏有效措施:母乳餵養;母乳不足時首選適度水解的配方粉;引入補充劑比如營養免疫物質、益生菌、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亞麻酸、dha)等;避免過早添加輔食,避免接觸過敏原(塵蟎,花粉等),避免二手煙,減少剖宮率;
3、WHO推薦針對性選擇益生菌可作為嬰幼兒防止過敏的營養策略,益生菌如何選擇,從安全層面需選擇衛生部公布的嬰幼兒可食用菌株,對於過敏選擇臨床研究有效的菌株,我重點記錄的是這兩種:動物雙歧桿菌Bb-12和鼠李糖桿菌HN001,Bb-12 是世界上文獻記載最多的菌株,主要機理是可降低血清總igE和改善腸道屏障功能;
4、易過敏的食物有牛奶,大豆,小麥,花生/堅果,雞蛋。
5、明確為過敏原的食物,過去認為需要絕對迴避,但有研究顯示,對於過敏的食物,長期少量食用後的結果相比絕對迴避該食物,最後的結果是前者過敏大大降低,比如下圖做的花生實驗,通過5年的觀察,絕對迴避5年後對花生的過敏率是17.2%,一直都在吃的花生過敏率3.2%,提示過敏處理可能不一定需要絕對迴避;
傳統的方法是迴避保護,但現在更多認同積極調整腸道菌群適當可控的暴露的方式6、牛奶蛋白過敏,選擇水解蛋白配方粉,母乳的寶寶也出現牛奶蛋白過敏,媽媽迴避牛奶後再觀察;
7、引起牛奶蛋白過敏的主要是β-乳球蛋白和A1-酪蛋白。
8、對於食物過敏伴餵養困難的干預有迴避過敏原,補充VB、鋅、消化酶、有效菌株等;
十一、關於維生素AD1、vd不僅是有維持骨骼健康的作用,還有很多骨骼外系統作用,比如保護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免疫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預防代謝性疾病等等;
2、國內vd的服用很不理想,72.6%在1歲以內就停止服用,17.4%在1~2歲停止服用,6.4%2~3歲就停止服用,美國兒科學會推薦服用一直到18歲;3、服用量是400~800IU(這個量可根據戶外運動量調整,因為vd可通過陽光照射產生)
4、va在暗適應、維護皮膚黏膜完整性、促進細胞增殖分化以及免疫調節方面有很重要作用,母乳va水平與飲食有關,媽媽足夠攝入寶寶才不會缺乏,va的攝入量與生活水平直接相關,目前偏遠地區缺乏依然比較明顯。十二、關於A2蛋白1、β-酪蛋白分A1型和A2型,A2型是最原始的,原本所有的牛都是A2,後面由於基因突變才產生了A1;
2、A1蛋白是過敏和牛奶不耐受的很重要因素,中國成人乳糖不耐發生率90%,而85%對自述乳糖不耐的都可耐受不含a1蛋白的牛奶,說明大多數不是乳糖不耐,而是對A1不耐;
3、2019.8.23在國家權威雜誌《兒科胃腸病學與營養》發表,最高級別的研究證明不含A1蛋白的奶粉對消化道健康和認知表現都有正面影響:促進兒童認知發育、減輕因乳糖不耐而產生的腸道炎症。……..
以上是部分知識的總結,都是乾貨,吸收起來沒那麼容易哦,沒有全部都寫出來,還有一些零碎知識點,朋友圈有發,有興趣的可以去翻一翻。
價值2000,婦幼營養大會精華內容曝光
作者:藍弧,10年專註營養領域,專註寶寶餵養和疾病的輔助調理(V+lanhuyys)
宸媽前兩天在深圳參加了婦幼營養大會,也做了一些筆記,今天想分享給大家,作為一直在一線工作的育兒營養師,我也始終保持跟隨官方的腳步,給大家提供最新最專業的營養育兒知識,為啥說價值2000呢,因為報名費是2000哈,知識本身是無價的。
其實很多內容,我平時都有給大家科普過了,經常看我朋友圈的就會知道,現在從各位專家口裡說出,是讓你們對我的科普更有信心。大會內容很多,我寫的是精華總結,每個知識點都有很多理論基礎研究文獻等,但篇幅有限,我直接寫結論,這樣你們也能更快吸收。
先說說,婦幼營養是個什麼樣的組織,它的權威性如何呢?
婦幼營養全名叫中國國營養學婦幼營養分會,它的前身是中國生理科學營養學會下屬的兒童營養專業組,學會正式成立於1988年,之後開展了大量的婦幼營養學術交流活動,這些年大家對婦幼營養的認識也都得益於學會的積極宣講推動。
學會發起人都是醫學博士,教授專家級別,參與婦幼人群膳食指南,醫學營養方面的教材編寫以及專業文獻發表,是專家薈萃的地方,也是國內的婦幼營養屆最權威最官方的組織了。
精華內容總結
一、婦幼營養工作形式和任務
1、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之後半年又出台《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並提出六大營養健康行動,其中第一條,就是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提高孕產婦、嬰幼兒的營養健康水平,國家史無前例政策支持高度重視營養行業的發展,也是婦幼營養大力開展的好時機;
2、婦幼營養的工作不光是解決眼前的貧血、發育不良等情況,更需要從更早的階段就開始干預和預防,比如從媽媽懷孕開始;
3、按目前普遍的孕婦膳食攝入情況,很多營養素都不能滿足。
比如孕期推薦的vc攝入量是115毫克,但調查結果顯示大多孕婦攝入vc量只有73毫克,比如鈣推薦量是1000毫克,但是大多孕婦攝入才300多毫克,其他各種營養攝入都不足,不足的彌補,需要靠合理膳食糾正以及營養素補充劑去解決;
4、大眾認知錯位和專業力量短板的情況嚴峻。
大眾認為多吃吃貴就是好營養,其實食物和營養之間沒有必要聯繫,營養是靠科學的膳食搭配,不是好吃多吃就是營養;
很多醫生對於營養學的認知和老百姓沒有多大差別,比如關於最基礎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是否了解的問題,在醫生群體調查結果是3.2%聽都沒聽過,19%聽過但沒看過,27%只是簡單看過,只有17%看過一遍以上…
醫務人員營養知識匱乏是大眾營養認知差的重要原因,婦幼營養目前的工作是加快營養技能培訓,加強基層培訓營養專業知識,更好更快去普及到大眾。
二、生命早期千日營養
1、生命早期1000天指從媽媽備孕開始到出生後3歲,都是早期營養的關鍵時期,胎兒到嬰幼兒時期的營養,不僅關係短期體格發育和大腦發育,更會影響到成人期的健康狀況,比如成人很多慢病發生都與早期奠定的基礎有關;
2、生命早期階段奠定生命全程健康基礎和趨勢,從懷孕到生產到養育孩子,不單是眼前看到的健康狀況,它也決定孩子一生的健康走向,從疾病預防角度應有生命全程觀,應從孕期營養開始就要高度重視;
3、研究表明,孕期膳食對孩子未來的健康有很大的潛在影響,孕期呈現的化學環境會影響胎兒的基因表達,帶有慢性病遺傳基因的大鼠,給予媽媽孕期不同的飼料膳食,最終出現慢病的風險也不同。
為何幼兒園孩子吃同樣的膳食有的體質好有的經常生病,很大程度是因為媽媽在孕期時營養不同,孕期奠定的基礎不同導致孩子先天基礎就不同。
三、嬰幼兒發育特點
嬰幼兒的消化、免疫和代謝功能發育不成熟。
1、消化方面的特點是「工具」少,即胃酸分泌少、酶活性低,「場地小」胃容量小,食管細短,肌肉發育不完善,胃賁門括約肌鬆弛,容易「胃食管返流」,可是孩子長得快,營養需求大,這與胃腸道消化功能又很弱是個矛盾點,這是一個需要特別去重視和平衡的點;
2、免疫功能不成熟,表現為不平衡的免疫應答,上皮黏膜屏障功能弱,腸道菌群尚不完善,自身產生的iga、igg等抗體功能弱,這是導致孩子容易感染,反覆生病的根本原因;
3、代謝負擔高風險,孩子腎功能有限,肝臟功能尚未成熟,存在代謝方面負擔過重的風險;
4、嬰兒期是大腦發育最迅速時期,如果嬰兒期營養不良極大可能損傷大腦,且這種損傷不可逆;
5、影響消化的兩個重要因素分別是蛋白質的消化和胃排空,體外模擬實驗顯示,母乳消化和胃排空都最好,羊奶次之,牛奶最慢,跟羊奶的蛋白結構鬆散更容易被消化酶分解有關。
四、嬰幼兒合理餵養的要點
1、6個月以內儘可能純母乳餵養,母乳不足選擇配方奶粉;
2、專家共識是6個月以後再加輔食(如對此論點有疑議需更高質量研究證明),輔食從泥狀的強化鐵米粉開始,逐漸引入不同種類的食物,豐富食物種類的同時,增加食物的性狀和咀嚼難度;
3、引入輔食後注重行為訓練,學會自主進食,用杯喝奶,學會拿有形狀的食物學習咀嚼學會抓東西,練習手指動作,允許進食狼藉,注重進食時快樂情緒的培養,注意進食安全,擅用生長發育曲線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
4、嬰兒期重要營養素補充主要有vd,va、鐵、鋅、必須脂肪酸、益生菌和益生元、DHA。
五、母乳的重要性
1、母乳是寶寶最完美的食物,無可替代,母乳富含寡糖、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核苷酸以及各種活性營養因子,非常適合嬰兒腸胃消化吸收,如同一支分工複雜精細的管弦樂隊進行的合奏,巧妙完美的供寶寶生長發育;
2、母乳成分非常複雜,會隨著孩子的生長而變化,從初乳到成熟乳營養成分在變化,隨著孩子長大,母乳營養又會發生變化,這是因為孩子對營養的需求在變化,神奇的母乳始終是為孩子「量身定製」;
3、母乳餵養對孩子近期遠期都有影響,近期影響主要是可以幫助健康成長,溫和訓化消化、免疫等方面的功能,遠期影響提高認知和學習能力,降低孩子長大後的慢病風險,還有有研究表明,母乳能編程後代的記憶力,母乳不僅單純提供營養源,它還能幫助孩子提高應對未來的挑戰。
六、母乳活性營養成分
1、母乳活性物質非常多,配方奶絕對望塵莫及,目前至少鑒定出300多種營養成分和活性物質;
2、母乳富含益生元寡糖,且其結構複雜多樣,益生元的量是牛乳的10~15倍,豐富的寡糖幫助寶寶建立最優化的菌群生態系統,讓40億多的腸道菌群細菌友好地寄居在腸道這個大觀園裡,好的菌群影響著兒童骨骼、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多方面的發育;
3、不同膳食的乳汁營養成分差別不大,但研究顯示,哺乳期額外補充必需脂肪酸,各種維生素、礦物質、vd等都能明顯提高乳汁相應的營養含量。
七、配方奶粉的發展
1、配方奶粉的歷史距今不到100年,上世紀初,隨著分析和化學技術發展,對牛奶的認知才有了飛躍性進展;
2、通過對母乳和牛奶成分的分析,發現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為6:4,而牛奶中的比例為8:2,又通過其他的一些檢測找出母乳和牛乳之間的差別,通過一定的技術把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做了調整,從而有了配方奶粉
3、配方粉具體的調整是隨著研究發現不斷改進和完善的,配方粉的終極目標是接近母乳,以從能滿足短期發育要求,到對長期的健康也能有促進為目標,不斷縮短其與母乳的距離;
4、近10年,隨著對母乳的研究進展,配方奶又逐漸加入低聚糖、核苷酸、opo、乳鐵蛋白、益生菌、益生元等;
5、奶粉熱加工過程產生的糖加化反應可能會影響蛋白質的「質」,還可能改變嬰幼兒菌群環境。
八、羊奶的特點
1、對山羊奶的研究不比牛奶晚,1914年研究發現羊奶在胃裡形成的凝塊比牛奶更一細軟,1921年發現91%羊乳脂肪球分子直徑小於4微米,隨著後來的研究,與牛奶比起來,羊奶的酪蛋白、乳糖含量更低,種種跡象表明,羊奶可能比牛奶更好消化;
2、母乳、羊奶和牛奶的蛋白成分對比,好消化的阿爾法乳清蛋白和貝塔酪蛋白含量是母乳最多,牛奶最少,羊奶居中,而不好消化的a1酪蛋白,母乳最少,牛奶最多,羊奶居中,也說明從消化層面,羊奶比牛奶好消化;
3、營養成分上,羊奶相比牛奶,飽和脂肪低,多不飽和脂肪酸更高,碘鉀錳酮等更高,鈣鋅鈉等更低,vc、鐵、葉酸、vb12兩者含量都低;
4、體外模擬實驗,羊奶相對牛奶更接近母乳;
5、羊奶配方粉的改進方向是通過基因篩選進一步降低易致敏的a1蛋白量,保留山羊脂,減少植物油添加,增加有益成分比如低聚糖、鞘脂、乳鐵蛋白和免疫因子。
九、益生菌的重要性
1、孕期至出生後2~3歲是腸道菌群和免疫系統發育的關鍵時期,腸道菌群在3歲時就達到成人水平,免疫系統在12歲才達到成人水平;
2、益生菌市場目前存在菌株混亂、數量不足,雜菌污染等問題,2019.5.29發布《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與健康專家共識》說明了益生菌重要性並呼籲加強益生菌質量管理;
3、益生菌的作用是菌株特異的,也就說菌株決定益生菌作用是什麼,選擇什麼樣的菌株很關鍵,臨床研究也是選用菌株,判斷益生菌的作用應從菌株水平,而不應該籠統說益生菌作用;
4、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時補充起到1加1大於2的作用,這樣的組合叫「共生元」,最佳的共生元組合被證明能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同時可減少過敏/濕疹/特應性皮炎等的發生。
十、嬰幼兒過敏的營養干預
1、嬰幼兒過敏原因主要有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腸道屏障功能弱(腸黏膜間隙大),遺傳,環境(剖腹產,奶粉餵養,過早接觸牛奶蛋白,菌群建立不成熟,環境污染)等;
2、預防過敏有效措施:母乳餵養;母乳不足時首選適度水解的配方粉;引入補充劑比如營養免疫物質、益生菌、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亞麻酸、dha)等;避免過早添加輔食,避免接觸過敏原(塵蟎,花粉等),避免二手煙,減少剖宮率;
3、WHO推薦針對性選擇益生菌可作為嬰幼兒防止過敏的營養策略,益生菌如何選擇,從安全層面需選擇衛生部公布的嬰幼兒可食用菌株,對於過敏選擇臨床研究有效的菌株,我重點記錄的是這兩種:動物雙歧桿菌Bb-12和鼠李糖桿菌HN001,Bb-12 是世界上文獻記載最多的菌株,主要機理是可降低血清總igE和改善腸道屏障功能;
4、易過敏的食物有牛奶,大豆,小麥,花生/堅果,雞蛋。
5、明確為過敏原的食物,過去認為需要絕對迴避,但有研究顯示,對於過敏的食物,長期少量食用後的結果相比絕對迴避該食物,最後的結果是前者過敏大大降低,比如下圖做的花生實驗,通過5年的觀察,絕對迴避5年後對花生的過敏率是17.2%,一直都在吃的花生過敏率3.2%,提示過敏處理可能不一定需要絕對迴避;
傳統的方法是迴避保護,但現在更多認同積極調整腸道菌群適當可控的暴露的方式
6、牛奶蛋白過敏,選擇水解蛋白配方粉,母乳的寶寶也出現牛奶蛋白過敏,媽媽迴避牛奶後再觀察;
7、引起牛奶蛋白過敏的主要是β-乳球蛋白和A1-酪蛋白。
8、對於食物過敏伴餵養困難的干預有迴避過敏原,補充VB、鋅、消化酶、有效菌株等;
十一、關於維生素AD
1、vd不僅是有維持骨骼健康的作用,還有很多骨骼外系統作用,比如保護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免疫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預防代謝性疾病等等;
2、國內vd的服用很不理想,72.6%在1歲以內就停止服用,17.4%在1~2歲停止服用,6.4%2~3歲就停止服用,美國兒科學會推薦服用一直到18歲;
3、服用量是400~800IU(這個量可根據戶外運動量調整,因為vd可通過陽光照射產生)
4、va在暗適應、維護皮膚黏膜完整性、促進細胞增殖分化以及免疫調節方面有很重要作用,母乳va水平與飲食有關,媽媽足夠攝入寶寶才不會缺乏,va的攝入量與生活水平直接相關,目前偏遠地區缺乏依然比較明顯。
十二、關於A2蛋白
1、β-酪蛋白分A1型和A2型,A2型是最原始的,原本所有的牛都是A2,後面由於基因突變才產生了A1;
2、A1蛋白是過敏和牛奶不耐受的很重要因素,中國成人乳糖不耐發生率90%,而85%對自述乳糖不耐的都可耐受不含a1蛋白的牛奶,說明大多數不是乳糖不耐,而是對A1不耐;
3、2019.8.23在國家權威雜誌《兒科胃腸病學與營養》發表,最高級別的研究證明不含A1蛋白的奶粉對消化道健康和認知表現都有正面影響:促進兒童認知發育、減輕因乳糖不耐而產生的腸道炎症。
……..
以上是部分知識的總結,都是乾貨,吸收起來沒那麼容易哦,沒有全部都寫出來,還有一些零碎知識點,朋友圈有發,有興趣的可以去翻一翻。
作者:藍弧,10年專註營養領域,專註寶寶餵養和疾病的輔助調理(V+lanhuy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