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大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蕩。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在後來也承認,『』所有大清帝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條約》的簽訂為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對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我們不斷把清末遭受列強侵略歸咎為我們的武器不行,八旗弓馬打不過堅船利炮,衝鋒陷陣贏不了槍林彈雨,英勇的大清帝國官兵前赴後繼,倒在洋人的槍炮之下,其實在武器上並不是這麼回事。
十九世紀末的時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各國軍事工業上的差距還不是那麼大,清朝經過洋務運動的積聚,經過購置和國產,根本曾經把現代槍炮配備了軍隊,列強有的陸軍武器,大清朝也有,以至在甲午戰爭的時分,清朝運用的德國機關槍一度壓制了日軍的萬歲衝鋒,打得他們抬不起頭來,那時分的日軍還沒有可以普遍配備機槍。
當時,在北京與天津乃至華北地區的清軍共有11.3萬人,包括聶士成的淮軍、宋慶的毅軍、袁世凱的新軍和董福祥的甘軍、慶親王奕劻的神機營、端郡王載漪的虎神營,以及直屬九門提督、步兵統領的御林軍。此外,還有配合清軍作戰的大批團練、義和團民。而且自甲午戰爭後,清軍的武器裝備及軍事訓練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據清海關統計,經天津口岸輸入的武器僅在1898—1899年間就猛增了8倍之多,這表明北洋地區的軍隊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其裝備也得到了更新。其中武衛軍、神機營等大都採用西式先進武器,並配備速射機槍和各式大炮。用現代的話說,清政府正規軍與聯軍在武器裝備方面沒有形成「時代差」。
八國聯軍的隨軍記者曾經如此記載聶士成的新式軍隊:「所帶軍械均系極佳之毛瑟快槍,並有極好炮隊,該兵士即將新式各炮安置於天津城內炮台上……租界房屋無一處不被擊毀者……自與中國交兵以來,從未遇此勇悍之軍。」然而大清國只有一個聶士成,自他在天津殉國之後,八國聯軍再也沒有遇到真正的抵抗,一路勢如破竹殺進了北京城。
在庚子國難,也就是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城的過程中,清軍兵勇、義和團民、普通民眾則死傷無數,傷亡多達數十萬人之眾。而八國聯軍除最先參戰的一萬六千餘人外,之後陸續增兵達七萬餘人,事後統計只戰死七百餘人,傷三百餘人。
當時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之差,令人震驚,慈禧太后宣戰之後,義和團和清軍圍攻東郊民巷使館,當時攻打外國使館的主力,其實是董福祥的正規軍,裝備很是不錯。從現存的一些老照片看,董軍士兵大抵手持後膛槍,而且身上橫披斜拉掛滿了子彈。可是,據一位當時在使館的外國記者回憶,在戰鬥進行期間,天空中經常彈飛如雨,卻很少能傷到人。由此看來,1萬多董軍加上數萬義和團,幾個月打不下哪怕一個使館,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了。因為他們連怎麼瞄準都不知道。
而時僅駐防北京的守軍就有武衛中軍、神機營、神虎營、滿蒙親軍等不下三萬人的兵力,這其中還不包括配合清軍作戰的大量義和團民,總人數不下八萬,聶士成能在天津擋住聯軍大半個月,而京師精銳卻連一天時間都撐不住。
戰後,義大利人曾在天津附近發現了一座幾乎無人值守的清軍武器庫,繳獲了該處存放的大量武器彈藥和作戰物資。清軍裝備的先進武器和各類軍用物資讓這些來自南歐亞平寧半島並「武裝到牙齒」的侵略者們驚呆了!領隊的義大利海軍中將西矇事後寫信對英國公使說:(意軍繳獲的清軍武器)中包括「最新式的曼利徹式卡賓槍的型號,比聯軍中的奧匈部隊列裝的卡賓槍更為先進,似為剛出廠的新品;而克虜伯大炮比德軍現役的所有大炮口徑更大、瞄準更精、射程更遠、更為新式」。
西蒙中將列出了一份長長的清單呈交聯軍指揮部:87毫米口徑的克虜伯大炮36門,大部分甚至還沒使用過。70毫米口徑克虜伯炮60門。勞登菲爾德速射機關炮各種口徑、型號126門,各型號、口徑克虜伯大炮、機關炮156門、挺。這些最新的、當時最先進的重武器甚至是簇新的,有些還未來得及拆封組裝。還有三萬枝貼有最新出廠商標的曼利徹牌毛瑟槍和來複槍,三萬把槍刺,堆積如山、品種繁多的軍品及其它物資,粗略的估算一下,價值約250萬英鎊。
西蒙以戲謔 、調侃的口吻寫道:「戰鬥伊始就意外繳獲清軍這麼多先進武器,等於給聯軍一萬六千名軍人配備全副武裝還有富餘,只可惜我們的士兵一人只有兩隻手。」
外軍入侵,正是國難當頭,處於危難之際,還有這些武器卻冷冰冰的躺在倉庫,沒有發揮作用。這就要說到當時的取用制度了,這屬於國庫武器,從這裡面拿武器,當然需要皇帝的批准,這一關好過,但是下面就不好說了。當時管理倉庫的是朝廷戶部,下面還有地方上的官員。有皇帝的批示還不算完,這些官員還有抽取提成,要賄賂這些官員,這才能順利的拿到武器。過程不難,問題是沒有銀子賄賂。
當時的賄賂費是1.3%,就是要從這裡拿100兩銀子的武器,需要上下打點,多出1.3兩銀子。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的清政府腐敗,國難之際,還有人收取賄賂。打仗需要大批量的武器,這些賄賂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再說,士兵也沒有銀子。導致這些威力巨大,可以打敗侵略者的武器,就這樣躺在了倉庫。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讓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並不一定是當時的武器原因,至於為何出現這樣的慘敗,怕是值得人深思了。
晚清武器堪稱精良,八國聯軍都自嘆不如,為何八國聯軍還能入侵中國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大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蕩。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在後來也承認,『』所有大清帝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條約》的簽訂為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對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我們不斷把清末遭受列強侵略歸咎為我們的武器不行,八旗弓馬打不過堅船利炮,衝鋒陷陣贏不了槍林彈雨,英勇的大清帝國官兵前赴後繼,倒在洋人的槍炮之下,其實在武器上並不是這麼回事。
十九世紀末的時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各國軍事工業上的差距還不是那麼大,清朝經過洋務運動的積聚,經過購置和國產,根本曾經把現代槍炮配備了軍隊,列強有的陸軍武器,大清朝也有,以至在甲午戰爭的時分,清朝運用的德國機關槍一度壓制了日軍的萬歲衝鋒,打得他們抬不起頭來,那時分的日軍還沒有可以普遍配備機槍。
當時,在北京與天津乃至華北地區的清軍共有11.3萬人,包括聶士成的淮軍、宋慶的毅軍、袁世凱的新軍和董福祥的甘軍、慶親王奕劻的神機營、端郡王載漪的虎神營,以及直屬九門提督、步兵統領的御林軍。此外,還有配合清軍作戰的大批團練、義和團民。而且自甲午戰爭後,清軍的武器裝備及軍事訓練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據清海關統計,經天津口岸輸入的武器僅在1898—1899年間就猛增了8倍之多,這表明北洋地區的軍隊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其裝備也得到了更新。其中武衛軍、神機營等大都採用西式先進武器,並配備速射機槍和各式大炮。用現代的話說,清政府正規軍與聯軍在武器裝備方面沒有形成「時代差」。
八國聯軍的隨軍記者曾經如此記載聶士成的新式軍隊:「所帶軍械均系極佳之毛瑟快槍,並有極好炮隊,該兵士即將新式各炮安置於天津城內炮台上……租界房屋無一處不被擊毀者……自與中國交兵以來,從未遇此勇悍之軍。」然而大清國只有一個聶士成,自他在天津殉國之後,八國聯軍再也沒有遇到真正的抵抗,一路勢如破竹殺進了北京城。
在庚子國難,也就是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城的過程中,清軍兵勇、義和團民、普通民眾則死傷無數,傷亡多達數十萬人之眾。而八國聯軍除最先參戰的一萬六千餘人外,之後陸續增兵達七萬餘人,事後統計只戰死七百餘人,傷三百餘人。
當時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之差,令人震驚,慈禧太后宣戰之後,義和團和清軍圍攻東郊民巷使館,當時攻打外國使館的主力,其實是董福祥的正規軍,裝備很是不錯。從現存的一些老照片看,董軍士兵大抵手持後膛槍,而且身上橫披斜拉掛滿了子彈。可是,據一位當時在使館的外國記者回憶,在戰鬥進行期間,天空中經常彈飛如雨,卻很少能傷到人。由此看來,1萬多董軍加上數萬義和團,幾個月打不下哪怕一個使館,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了。因為他們連怎麼瞄準都不知道。
而時僅駐防北京的守軍就有武衛中軍、神機營、神虎營、滿蒙親軍等不下三萬人的兵力,這其中還不包括配合清軍作戰的大量義和團民,總人數不下八萬,聶士成能在天津擋住聯軍大半個月,而京師精銳卻連一天時間都撐不住。
戰後,義大利人曾在天津附近發現了一座幾乎無人值守的清軍武器庫,繳獲了該處存放的大量武器彈藥和作戰物資。清軍裝備的先進武器和各類軍用物資讓這些來自南歐亞平寧半島並「武裝到牙齒」的侵略者們驚呆了!領隊的義大利海軍中將西矇事後寫信對英國公使說:(意軍繳獲的清軍武器)中包括「最新式的曼利徹式卡賓槍的型號,比聯軍中的奧匈部隊列裝的卡賓槍更為先進,似為剛出廠的新品;而克虜伯大炮比德軍現役的所有大炮口徑更大、瞄準更精、射程更遠、更為新式」。
西蒙中將列出了一份長長的清單呈交聯軍指揮部:87毫米口徑的克虜伯大炮36門,大部分甚至還沒使用過。70毫米口徑克虜伯炮60門。勞登菲爾德速射機關炮各種口徑、型號126門,各型號、口徑克虜伯大炮、機關炮156門、挺。這些最新的、當時最先進的重武器甚至是簇新的,有些還未來得及拆封組裝。還有三萬枝貼有最新出廠商標的曼利徹牌毛瑟槍和來複槍,三萬把槍刺,堆積如山、品種繁多的軍品及其它物資,粗略的估算一下,價值約250萬英鎊。
西蒙以戲謔 、調侃的口吻寫道:「戰鬥伊始就意外繳獲清軍這麼多先進武器,等於給聯軍一萬六千名軍人配備全副武裝還有富餘,只可惜我們的士兵一人只有兩隻手。」
外軍入侵,正是國難當頭,處於危難之際,還有這些武器卻冷冰冰的躺在倉庫,沒有發揮作用。這就要說到當時的取用制度了,這屬於國庫武器,從這裡面拿武器,當然需要皇帝的批准,這一關好過,但是下面就不好說了。當時管理倉庫的是朝廷戶部,下面還有地方上的官員。有皇帝的批示還不算完,這些官員還有抽取提成,要賄賂這些官員,這才能順利的拿到武器。過程不難,問題是沒有銀子賄賂。
當時的賄賂費是1.3%,就是要從這裡拿100兩銀子的武器,需要上下打點,多出1.3兩銀子。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的清政府腐敗,國難之際,還有人收取賄賂。打仗需要大批量的武器,這些賄賂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再說,士兵也沒有銀子。導致這些威力巨大,可以打敗侵略者的武器,就這樣躺在了倉庫。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讓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並不一定是當時的武器原因,至於為何出現這樣的慘敗,怕是值得人深思了。